1,胡适的生平简介
胡适(1891—1962),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919年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接办《每周评论》。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1945年3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1949年1月,被聘为总统府资政。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扩展资料:人物成就胡适对中国近三百年来的学术研究作了总结。他把整理国故或国学研究纳入了他的“中国文艺复兴”的范畴之内,并发表了《说儒》,这不但是胡适治学的巅峰之作,也是1930年代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成就的代表作。胡适将禅宗史研究的问题点,由西天二十八祖的传承问题,转为禅宗革命家本身的问题。他的论断承载了日后的许多成果与成就。胡适哲学思想不在于胡适提出的学术观点的本身,而是在于他在思想史上的开创性及其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传统哲学真正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人,就是胡适。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胡适
2,胡适之与胡适是一个人吗?
胡适之与胡适是一个人。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胡适经历胡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1914年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学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通过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考试,同年夏天回国。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胡适治学成就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后人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却无法漠视其存在。前者的平视诸子以及历史的眼光,后者的双线文学观念,都是对本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的“大胆假设”。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3,胡适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在《觉醒年代》中的胡适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其实大家对他的评论都是褒贬不一的。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认为胡适先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且有着很大的功劳。但是也有人称胡适为汉奸,认为他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一、 他人对胡适的评价鲁迅先生曾在一本书中写道,“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郭沫若先生也曾评价胡适,“胡适是头等战争罪犯”。这种明显性的话语,也不难看出他们怎么在评论胡适的。而在《觉醒年代》当中,胡适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整天只会呵呵笑的好人,其实在现实当中,胡适的却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但是他在写文章时却不是如此,他敢于口诛笔伐,并且清楚的让人明白文字就是他的武器。二、 新文化时期的胡适而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也是一个领袖,而与他同为领袖的李大钊,陈独秀两人与他存在有一定的分歧,可能是思想上的分歧,也可能是处理问题的不同。而在历史上,胡适的一篇文章掀起了一场论战,马克思主义因此受到了影响。李大钊是灵活运用理论,认为在实际当中的话,更应该是偏向于阶级斗争。而胡适则认为,主张社会改造要循序渐进。这也是为他们两人未来走上不同道路而埋下了伏笔,他们两人正是因为这一次的争论,甚至是分歧而导致了后面不同道路的选择。三、 胡适的选择虽然他们是借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在讨论,解决问题,但是正因为这一次的论战,它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因此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李大钊与胡适后来也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他们都是坚持己见,其实也没有根本的孰对孰错,他们都在这场论战当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赢得了自己想要的,但在对于《觉醒年代》当中来讲,胡适的想法可能是相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