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襄 @小优助手

时间:2024-01-09 10:40:17编辑:生活君

1,刘襄为什么没能当皇帝?

元前180年7月,西汉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吕雉病死。9月周勃、陈平等开国元勋与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等西汉皇室内外联合,将吕产、吕禄一党全部诛杀。令人诧异的是诛吕行动过后,继承皇位的确是毫无功绩可言的代王刘恒,而立有大功的齐王刘襄却在1年后郁郁而终。有人会问了这刘襄是何许人也,他具备即位的资格吗?
刘襄并非一般的汉室宗亲,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孙,父亲就是齐王刘肥。这刘肥虽然是刘邦的长子,但属于非婚生子,其母曹氏是刘邦做亭长时的情人。后来刘邦才娶了吕雉,生下刘盈。刘邦称帝后,立嫡子刘盈为皇太子,但刘邦很心疼自己的长子刘肥,于是把他立为齐王,统辖齐地七十多座城池。前189年,刘肥病死,长子刘襄继承齐王位。
而刘恒呢?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亲薄氏。公元前196年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从关系上看,虽然刘恒是刘襄的四叔,但两人年龄相仿。
吕后死后,留在长安的朱虚侯刘章(刘肥之子、刘襄之弟)派人通报齐王刘襄,要他在东面起兵,他在长安接应,里应外合,诛杀诸吕。刘襄得到消息后,开始准备,但被负责监视的他国相召平发觉。召平派兵包围齐王府,刘襄与部下用计诓骗召平,夺得兵权,正式起兵对抗诸吕。
消息传到长安,吕产派出灌婴率兵平叛,但灌婴不愿意帮助吕氏,因此他与刘襄在荥阳对峙,静待时局的变化。在刘襄巨大军事压力下,慌乱中的吕产、吕禄中计被骗,周勃、刘章等人起兵诛杀诸吕。
但没过多久,在诸吕之乱中保持中立的代王刘恒却继承了皇位。论血统、论才能、论功绩,刘襄丝毫不逊色于刘恒,但他为何没能继承皇位呢?因为他得罪了一个人,一个可以觉得他命运的人。
此人就是刘泽。刘泽是刘邦的远房兄弟,后来被吕后封为琅琊王。刘襄起兵时,感觉兵力不足,于是用人把刘泽骗到齐国扣压,从而兼并了琅琊国的兵力。刘泽对此心怀不满,但此人很有心计,他对刘襄说:“大王您是高皇帝的长孙,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现在大臣们狐疑未定,老夫在刘姓宗族中年纪最长,这些人都等着我去决断。如今您把我留在这没用,不如让我入关决断大计。”
刘襄一听有理,就把刘泽放了。刘泽入关后,诸吕已除,大臣们谋划重新立一位皇帝。当时确实有部分大臣提出拥立刘襄,但此时刘泽跳了出来,“吕氏以外戚的身份危害社稷,欺压功臣。如今齐王刘襄的舅舅驷钧性情粗野,那是带着冠的老虎。如果现在立了齐王,简直是又立了一个吕氏。”刘泽的一番话说道了周勃等人的心坎里了,他们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立外戚势力薄弱、宽容平和的代王刘恒。就这样踌躇满志的齐王刘襄与皇位失之交臂。
为了安抚齐王刘襄,即位的刘恒,即汉文帝,将以前削夺的城阳、琅邪、济南三郡归还齐国。但这并不能刘襄释怀,一年后年仅二十几岁的刘襄郁郁而终~

2,无论从哪个角度考量刘襄都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为何没成功?

有两个原因,第一刘襄得罪了宗室,第二刘襄得罪了大臣。一个国家政权能撑起它的无非就是宗室和大臣,如果他们都不愿意支持他,那么这个皇帝有什么好当的!第一,刘襄得罪了宗室。其实刘襄一造反就显得他的动机不纯,而他本来是准备反吕的,支持他的人也有,也有人替他带军队“诛吕”,所以说刘襄只要装装样子就好了。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借机想要和皇室的其他人联合。本来他的想法也没有错,可他借此机会夺取了琅琊王刘泽的土地,这当然让刘泽很不高兴,刘泽也是很记仇的,就暗地里让大臣们不要选刘襄当皇帝。事实上,刘襄不仅得罪了一个刘泽,还得罪了整个皇族。从他和刘泽这件事可以明显看出,一旦刘襄成为皇帝,他将很快接管其他人的领土,那么谁会支持他呢?第二,刘襄得罪了大臣刘襄没什么政治头脑,他丝毫没有察觉这次的“诛吕”关键还是朝中大臣们的态度,他们在这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他并没有采取任何行为拉拢大臣们,这些人当然不支持他。刘襄也没有意识到大臣们和他的立场是一样的,大臣们一定也想早日确定继承人。如果他做得好就是这次行动的英雄,做得不好自然就成了造反。无论结果如何都是看大臣们怎么表率的。但是刘襄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做了一些让大臣们惶恐的事情,自然就和皇位无缘了。

3,刘肥是谁的儿子?

刘肥是刘邦的情妇曹氏所生的儿子,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但是由于是庶长子,而且他的母亲没有任何的名分,所以他是没有资格争夺皇位的,但是由于刘邦的儿子并不多,所以刘邦对他还是很重视的,将他封为齐王,建立齐国,在临淄定都,管辖七十余座城,是西汉时期最大的诸侯国,并任命平阳侯曹参为齐相,辅佐管理齐国。刘肥在齐国应该是一个如刘禅似的人物,齐国的大小军政事务都由曹参来决策,曹参以黄老之术来治理齐国,无为而治的齐国百姓安居乐业,曹参在齐国任相九年,人们都称赞他的贤能。有一次刘肥入宫觐见,汉惠帝与他宴饮,两个人行平等的礼节,并以刘肥是兄长的缘故让他坐在上首,吕雉听后大怒,想要诛杀刘肥,刘肥很害怕,于是跟在他身旁的齐国内史给他出主意,把齐国的领地城阳郡献出给吕雉的女儿作为汤沐邑。刘肥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刘肥得以回到齐国,所以从这里看出来,刘肥是一个很听劝的人,听劝是可以活下来的重要因素。吕雉没有杀刘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刘肥可能是吕雉抚养长大的,由于曹氏是刘邦的情妇,刘邦不会将曹氏带回家中,但是曹氏所生的儿子,刘邦会让他流落在外吗。所以在刘邦娶了吕雉之后,把曹氏的儿子交给吕雉抚养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由于当时刘邦还只是亭长,所以吕雉对刘邦的孩子还未产生那么大的敌意。吕雉初嫁刘邦时,还是一个很贤惠的女人,孝顺父母,养育儿女。刘邦时常在朋友之间周旋,三天两头不在家,吕雉便亲自和子女们从事生产工作,过着自立更生的生活。每一个人相处久了都会有感情,即使是吕雉这样性格刚毅的女强人心里也会有柔软的一面,吕雉早年跟随刘邦颠沛流离,但在刘邦有了戚夫人之后,却渐渐的冷落了她,甚至想要改立太子,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立为太子。吕雉和刘邦结发之妻,最终却被刘邦所冷落,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吕雉最终变成了那个令人畏惧的吕太后。

4,作为汉高祖的长子长孙,刘襄为何无缘帝位?

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长子的长孙,刘襄却无缘在吕后去世之后、由大臣们商议推选新君的时候无缘帝位。 刘襄无缘帝位,很有可能是刘襄在自己身份名分上要比不上后面继位的汉文帝刘恒;还有一点就是诸王大臣不想要推选一个有强大外戚的皇子,所以,在吕后去世之后,刘襄还是无缘帝位。 首先,刘襄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长子长孙,为什么说在身份名分上输于汉文帝刘恒。那还要从刘襄的父亲刘肥说起。刘肥虽说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子,但是刘肥的生母曹氏是刘邦的外室,史称曹姬。这就不上刘邦发迹之后纳的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氏。虽然说薄氏也不是正室,但是确实是正式纳入后宫,是有名分的妾室、侧妃。 其次,就是在吕后去世之后,已经经历过吕后临朝称制十六年的大臣已经不想要有一个背靠强大外戚的皇子为皇帝。于是刘襄舅父驷钧,一直以来都有暴戾的恶名,诸王大臣不想要再次扶植一个强大的外戚集团,于是刘襄在这次角逐皇位中落败。 最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诸王大臣眼中,那个以仁厚见著的刘恒,且母亲薄氏没有什么强大的家族,且诸王大臣也看到了在平定这次吕氏之乱中,刘襄和刘章兄弟两人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要是让这样的人最后登上帝位,自己的权力免不了要被削弱,反观刘恒,“显然要比刘襄更好掌握”。 但是诸王大臣却没想到自己千挑万选,选中的皇帝更加是有城府、有谋算的汉文帝刘恒,他要比年轻气盛的刘襄和刘章兄弟两人更难揣测。

5,汉高祖刘邦的长孙刘襄为没能成为皇帝呢?

齐哀王刘襄,乃齐悼惠王刘肥嫡子,也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孙。汉高后八年,汉高祖刘邦的正后吕雉薨逝,为期八年的太后称制宣告结束,主少国疑,齐哀王刘襄以“吕氏作乱”为由发兵,意欲夺取帝位,由此引发西汉初年著名的诛诸吕行动,但最终,取少主而代之的是代王刘恒,而非齐哀王刘襄,原因有三。首先,刘襄觊觎帝位多时,准备充分,为功臣所忌惮。吕雉薨逝,西汉帝国的未来将走向何处?是由吕雉生前所提拔的吕氏一族继续掌握权柄静待汉孝惠帝刘盈的幼子长大成人?还是在汉高祖刘邦的昆弟、子侄乃至孙辈中另择贤者而立?还没等大家细细思量,变故已生。手握权柄的吕氏一族和远在齐国的刘襄兄弟都各有心思。据说,吕氏一族不满足于手握权柄,而是计划着让大汉江山变色,将国姓由刘氏改为吕氏,当时正在长安“卧底”的朱虚侯刘章将吕氏的计划带出京城,传递给远在齐国的兄长刘襄。刘章是刘襄的二弟,在吕后称制时和三弟刘兴居一起到长安,吕后把孙辈的刘章当亲儿子一样看待,并把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吕禄是吕后的亲侄子,刘章的妻子便是吕后的亲侄孙女,刘章身上虽没流有吕后的血,但从伦理的角度讲,吕后为刘邦正后,就是刘章的嫡亲祖母,如此亲上加亲的操作,并未使刘章倒向吕家,反让刘章有机会窃取到吕家的秘密,通过妻子,刘章得到了吕家意图作乱的计划,而后又在由刘襄发动的诛诸吕行动中亲自带队,向吕产、吕禄等吕家人开刀。显然,刘襄、刘章兄弟早就谋划诛诸吕这步棋了,史书上也记载得很明确,刘襄曾以赵王之位许刘章,所以刘章才不顾夫妻之义,主动带兵诛杀吕产、吕禄等吕氏族人,也正因为刘襄早有准备,使周勃、陈平等为代表的功臣甚为忌惮。其次,若是刘襄为帝,西汉高层必将面临大洗牌,这是功臣们不愿看到的。前边已经讲过了,刘襄、刘章兄弟准备充足,使周勃、陈平等为代表的功臣甚为忌惮。周勃、陈平等功臣先后辅佐过汉高祖、汉惠帝、汉高后三任君主,这三任君主中,仅汉高祖英明神武、才智过人,汉高祖在帝位上仅七年,便以铁血手腕诛杀了意图谋反作乱的藏荼、韩王信、韩信、陈豨、彭越、英布、卢绾等诸侯王和大功臣,周、陈等功臣在刘邦面前,根本就不够看的,刘邦去世后的十六年,汉惠帝、汉高后不得不越发依仗周、陈等功臣,周、陈大权独揽,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倘若再出现一个汉高祖刘邦那样的人物,周、陈还能有好日子过吗?不仅不会有好日子过,而且还要面对西汉高层的大洗牌,中国人总结中国政局时曾说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于那些本就有班底的皇位继任者来说,上位之后把朝中重要位置替换为自己的亲信,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了。刘襄早就计划好了夺权,他做齐王时候的班底也必因从龙之功而成为新贵,而周、陈等老臣则必然会退居二线,不但会退居二线,还有可能在失去权力后被刘襄清算,清算的理由都是现成的,二人在吕后称制时公开违背汉高祖的白马之盟,支持吕后大封诸吕。一是可能失去权力,二是可能被清算,以周、陈为代表的功臣必将竭力避免这种对自己极不利的局面发生,所以他们一定打心眼里不愿拥立刘襄为新君。再次,刘襄起兵时得罪了琅琊王刘泽,刘泽主动跳出来反对拥立新君。刘泽,是刘邦的远堂兄弟,于汉高后时被封王,封地在琅琊,而琅琊本是齐国的一部分。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笑几家愁,你刘泽由侯到王,倒是痛快了,可你称王的土地与臣民本是刘襄的啊,刘襄心里能痛快吗?所以,刘襄早就想着算计刘泽了。刘襄准备发兵时,以自己年少无知、不习兵事为由,请琅琊王来做联军主帅,刘泽信以为真,带兵到了临淄,随后被刘襄软禁,刘泽的兵马也被刘襄夺了去。刘泽那个气啊,思来想去,刘泽决定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跟刘襄讲了一统刘襄理所应当成为新君的话,并向刘襄保证,他是刘氏家族中的长辈,他愿意只身赴长安,游说诸臣,拥立刘襄为新君。刘襄信以为真,放刘泽西去。刘泽抵达长安,待局势稳定,功臣议立新君时,直接捅了刘襄一刀,刘泽说刘襄的母家跟吕氏一样可恶,如果立刘泽为新君,就会出现第二个吕氏之乱,接着,刘泽又说,高祖尚有子嗣在世,怎么能立孙子呢?刘泽虽是因私愤而反对刘襄,但他提出的两个理由足够冠冕,本就抗拒刘襄的功臣们当然举双手赞成刘泽的意见,刘襄也就彻底失去了继位的可能。

上一篇:王韵婵@小优助手

下一篇: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