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明@小优助手

时间:2024-01-05 00:19:42编辑:生活君

1,定川寨之战的结果与影响

宋夏定川寨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定川寨之战的结果与影响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于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击败宋军的作战。背景西夏于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获胜后,气势愈盛,频频攻掠宋西北边地。宋被迫完全采取守势。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谋臣张元向景宗皇帝献计。张元认为,宋朝的精兵良将全部都聚集在宋夏边境地区,而宋朝关中地区的军事力量却十分薄弱,如果西夏大军牵制宋朝边境地区的军队,使宋朝无暇顾及关中地区,然后即可派一支劲旅乘机直捣关中平原,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元昊采纳了张元的建议,派遣10万大军兵分两路大规模进攻宋朝。一路从刘燔堡(今宁夏隆德)出击,一路从彭阳城(今宁夏固原东南部)出发向渭州发动攻击。经过九月下旬,元昊采纳张元之策,于天都山(今宁夏海原东)集左右厢兵10万,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一路出彭阳城,一路出刘蹯堡(今宁夏固原西北),钳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企图诱宋军出击,聚而歼之。闰九月初一,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获知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军自渭州(今甘肃平凉)至瓦亭寨(今宁夏隆德东北)阻击。初九,葛怀敏进抵瓦亭寨,会该寨都监许思纯、环庆都监刘贺部,违令北进,进屯五谷口(瓦亭寨北)。王沿遣使持书戒勿深入,命其背城为营,示弱诱敌,设伏奇袭,攻其不备。葛怀敏不从,会知镇戎军曹英、泾原路都监赵珣、两路都巡检李良臣、孟渊等部,集兵数万,继续北进。二十日,进至镇戎军西南,走马承受赵政以为距夏军已近,不可轻进。葛怀敏乃止,晚趋养马城(约今宁夏固原西北)。继旋曹英、泾原都监李知和、王保、王文、镇戎都监李岳等亦自镇戎军至。诸将闻元昊移军新壕(今宁夏固原西北古长城壕)外,议次日黎明前往袭击。赵珣以为夏军远来,利于速战速决,建议依马栏城(今陕西旬邑东北)布栅,扼其归路,固守镇戎,以保障粮道,待其兵疲而击。葛怀敏不听,命诸将分兵四路趋定川寨。二十一日,沿边都巡检使向进、刘湛行至赵福新堡(约今宁夏固原西北),遭夏军截击,退守向家峡(赵福新堡附近)。元昊乘势挥军抵新壕,向宋中军进逼。葛怀敏、赵珣、曹英、叶芝春等人守定川寨。近午,夏军毁新壕板桥,断宋军粮道和归路,又断定川寨水源,困扰宋军。葛怀敏率军列阵出击。元昊集兵分别进攻,先败河(今宁夏固原北清水河)西刘贺军,再击阵于寨东葛怀敏军,因阵坚攻不动,转击阵于寨东北曹英军。时狂风突起,飞沙弥漫,宋军部伍相失,营阵大乱,士卒惊骇,争相入城。葛怀敏为众所拥,几乎被践踏致死。赵珣率刀斧手和勇士据门桥奋击,夏军稍退。是夕,夏军围城。葛怀敏与诸将商计,突围走镇戎军。赵珣料途中必遭夏军截击,力主出其不意,迂回笼竿城(今宁夏隆德北)前往,诸将不从。二十二日黎明,以曹英、赵询为先锋,刘贺、许思纯为左右翼,李知和、王保、王文等殿后,结阵东进。临行,属下拦马再谏,请求转道而行,葛怀敏不允,策马东南,驰行二里,长城壕桥已断,归路被阻。夏军乘宋军混乱之际,断其后路,以逸待劳,从四面冲杀过来。怀敏与部将曹英,李知和、赵珣、叶芝春、王保、王文、刘贺等十六位将领战死,宋军九千四百余人近全军覆灭。走马承受王昭明、赵政等退保定川寨,后军一部迂回笼竿城。元昊获胜后,挥师南下,连破数寨,直抵渭州,在纵横600里地区,焚民舍、毁城寨,所到之处,宋军皆壁垒自守。十月初,元昊得知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范仲淹率军来援,又受陕西诸路20万屯兵的牵制,未再深入,大掠而还。结果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协议。和约规定:西夏向宋称臣,元昊接受宋的封号;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归还对方,史称“庆历和议”。宋每年给西夏银、绮、绢、茶共二十五万五千。评价此战,元昊料敌用兵,首先占据有利地形,诱宋军出战,尔后断其粮道与归路,集兵围攻。一举获胜。宋将葛怀敏不谙兵法,轻敌贪功,违令冒进,屡拒部将正确建议,招致失败。

2,定川寨之战?

定川寨之战 (1042年 - 1042年)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好水川之战结束,韩琦、范仲淹被贬谪,“分秦凤、泾原、环庆、鄜延为四路,以韩琦知秦州,王沿知渭州,范仲淹知庆州,庞籍知延州。”。西夏又开始商议攻宋大计。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谋臣张元向景宗皇帝献计。张元认为,宋朝的精兵良将全部都聚集在宋夏边境地区,而宋朝关中地区的军事力量却十分薄弱,如果西夏大军牵制宋朝边境地区的军队,使宋朝无暇估计关中地区,然后即可派一支劲旅乘机直捣关中平原,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元昊采纳了张元的建议,派遣10万大军兵分两路大规模进攻宋朝。一路从刘燔堡(今宁夏隆德)出击,一路从彭阳城(今宁夏固原东南部)出发向渭州发动攻击。闰九月初一,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闻讯急派副总管葛怀敏等人率军增援刘燔堡。初九日,葛怀敏进抵瓦亭寨(今固原以北,葫芦河以西),与夏军作战。临行时,王沿告诫葛怀敏切忌深入,可在第背城(今宁夏固原县南)扎营。葛怀敏不从。二十日,诸宋将云集镇戎军,赵珣建议固守镇戎,待其兵疲而击。怀敏不听,分兵四路出击定川寨,刘湛、沿边都巡检使向进从西水口出兵。泾原路都监赵珣从莲花堡出发,曹英、泾原都监李知和从刘璠堡出发,怀敏本人则从定西堡出兵。二十一日,刘湛行至赵福新堡(约今宁夏固原西北),即遭夏军截击,退守向家峡(赵福新堡附近)。夏兵绕出背后,出击东北隅曹英军,这时突发东北黑风,宋军迎风列阵,一时大乱,曹英面中流矢,堕入城壕沟中。宋军前线失利,后方更无斗志,争相入城,兵马自相践踏,退保寨内。葛怀敏几乎被践踏致死,幸由兵士抬回寨中,昏迷许久才醒来。元昊下令断其水源,以饥渴宋军。二十二日清晨,怀敏下令突围,以曹英、赵询为先锋,刘贺、许思纯为左右翼,李知和、王保、王文等殿后,奔趋东南的镇戎军(今宁夏固原),驰行二百里。至长城壕(固原西北与隆德接界),西夏军已断其后路,以逸待劳,从四面冲杀过来。怀敏与部将曹英,李知和、赵珣、王保、王文、刘贺等十六位将领战死,宋军九千四百余人近全军覆灭,元昊“长驱抵渭州(今甘肃平凉),幅员六七百里,焚荡庐舍,屠掠民畜而去。”元昊用诏书告谕宋朝关中军民:“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但西夏另一路遇到宋朝原州(今甘肃镇原)知州景泰的顽强阻击,西夏士兵全军覆灭。李元昊只得罢兵。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协议。和约规定:西夏向宋称臣,元昊接受宋的封号;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史称“庆历和议”。

3,欧阳修作为大文豪,是因为谁说了什么才被诬与儿媳有私情?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真是风流不羁,身边也总是绯闻不断。欧阳修曾经历过两次绯闻,一次是在庆历年间,其外甥女张氏因与奴仆通奸被抓,曾供认出与欧阳修有私情,后来虽查明事实,欧阳修仍被贬出京城。另外一次是在治平四年(1067年),监察御史蒋之奇弹劾欧阳修与儿媳妇有私情,这事闹得纷纷扬扬。欧阳修  关于治平四年(1067年)的欧阳修与儿媳妇有私情一事,当时年轻的宋神宗赵顼刚刚继位。赵顼对王安石变法极为推崇,欧阳修时任参知政事,偏偏反对变法,正好发生此绯闻,这使得在赵顼很气愤,甚至有要杀欧阳修的想法。可见,当时这件事影响是非常大的。  让人郁闷的是,监察御史蒋之奇并没有真凭实据证明欧阳修与儿媳妇有私情,只是传闻而已,他只是充分使用了御史“风闻奏事”的权力。告诉蒋之奇这件事的是御史中丞彭思永,彭思永又是从集贤校理刘瑾那里听来的,刘瑾听闻外面的谣言,而造谣的却是欧阳修的妻弟薛宗孺。一层一层地追溯谣言的源头,才发现谣言传播的可怕。欧阳修  薛宗孺既然是欧阳修的妻弟,为什么要造这个谣言呢?原来薛宗孺在任淄州知州时曾举荐别人为官,结果他举荐的人犯了法,他也被牵连免职。宋神宗继位之后大赦天下,薛宗孺就去找姐夫欧阳修,请欧阳修出面疏通关系,让他也被赦免。欧阳修为人正派,不愿徇私,反而上书宋神宗,自证清白,要求不用看他的面子赦免薛宗孺。薛宗孺没有被赦免,一气之下,就开始四处造谣,说欧阳修与儿媳妇吴氏有私情。欧阳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朝论以濮王追崇事疾修者众,欲击去之,其道无由。有薛良孺者,修妻之从弟也,坐举官被劾。会赦免,而修乃言不可以臣故侥幸,乞特不原。良孺竟坐免官,怨修切齿。修长子发娶盐铁副使吴充女,良孺因谤修帷薄事,连吴氏。集贤校理刘瑾,与修亦仇家,亟腾其谤。思永闻之,间语其僚属之奇。之奇始缘濮议合修意,修特荐为御史,方患众论指目为奸邪,求所以自解。及得此,遂独上殿劾修,乞肆诸市朝。上疑其不然,之奇引思永为证,伏地叩首,坚请必行。”  面对谣言,欧阳修极为被动,曾数次上奏书要求彻底查清此事,并请求辞职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宋神宗找来蒋之奇,问蒋之奇是从哪里听到的,蒋之奇坦诚地回答是彭思永告诉他。宋神宗又找彭思永,彭思永则以老迈为由,没有招出其他人,反而拿风闻奏事来说事。宋神宗气愤之余把彭思永和蒋之奇贬职了。这事也逐渐平息下来,只是此时的欧阳修已经年满60岁,却受此打击,一度萎靡不振。欧阳修醉翁亭记  不过,回想这件事的始末,发生这件事的发生并非偶然。在这件事中,造谣的是薛宗孺,弹劾欧阳修的是蒋之奇。刘瑾与欧阳修也有私仇,才会四处传播此事。彭思永明明是御史中丞,自己不去弹劾欧阳修,却忽悠蒋之奇去弹劾。这表明刘瑾和彭思永都是知道这是谣言,没事八卦一下就行了,借机贬低欧阳修,却碍于欧阳修的权势和威望,两人没敢把事情闹大。薛宗孺和蒋之奇两人和欧阳修私仇较大,才想利用此事打击欧阳修。欧阳修  薛宗孺是因欧阳修不肯帮忙才生气的吗?恐怕没那么简单。宋神宗刚继位就大赦天下,所谓的大赦天下是指除犯了谋反、欺君等大罪的犯人之外,其他普通的犯人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赦免。薛宗孺因举荐他人被牵连贬职的,这种情况在当时是普遍存在的。后代获赞誉无数的包拯包青天就曾举荐非人导致自己被牵连贬职,结果仅半年就官复原职。所以薛宗孺所犯的罪根本不算多大罪,本身就在赦免的范围。也就是说就算薛宗孺不找欧阳修,他也理应得到赦免。欧阳修  薛宗孺之所以找上欧阳修,可能是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被赦免,心中忐忑不安,于是想通过欧阳修的关系疏通一下,加个保险,求个心安。欧阳修如果不愿意帮忙的话,可以不去理会此事,让这件事走正常的流程,薛宗孺照样能被赦免。谁料欧阳修主动去上书给宋神宗,要求不要看他的情面赦免薛宗孺,结果导致薛宗孺没有被赦免。欧阳修此举是想证明自己的清明廉洁,却拿薛宗孺当牺牲品,多少让人觉得欧阳修为人过于注重名声,有点沽名钓誉。薛宗孺和欧阳修本是亲戚,欧阳修不帮忙也就算了,反过来害薛宗孺,难怪薛宗孺会这么生气?欧阳修  蒋之奇严格上讲算是欧阳修的门生,他是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的,与苏轼、曾巩等同列,那年欧阳修是主考官。后来在宋英宗赵曙的濮议之争中,蒋之奇与欧阳修意见相同,或者是蒋之奇可能有巴结欧阳修之意,认为追崇濮王为皇亲合理合法,这使得欧阳修对蒋之奇好感倍增。后来,欧阳修举荐蒋之奇为监察御史。如此说来,欧阳修对蒋之奇应该有恩才对。不过没过多久,蒋之奇和欧阳修两人反目成仇,我想其原因可能有两个:群臣  1.蒋之奇可能已经投身于改革派;王安石早在嘉佑三年(1058年)起就多次向宋仁宗和宋英宗提出变法的主张,宋仁宗和宋英宗都没有采纳,宋神宗继位之后就对王安石变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旦宋神宗采纳王安石的变法,则改革派会大受重用。这时蒋之奇改换门庭,投身改革派也是有可能的。蒋之奇因此事被贬之后,在后来任福建转运判官等职时,曾对王安石变法的相关举措给予大力支持,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这也表明蒋之奇对王安石的变法应该是支持的。欧阳修醉翁亭记  2.欧阳修曾公开骂蒋之奇为奸邪。欧阳修可能觉得自己举荐了蒋之奇,则对蒋之奇有恩,那么蒋之奇应该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对于蒋之奇投靠改革派的举动,欧阳修认为是种背叛。其实这只是欧阳修自钻牛角尖而已。宋朝时代举荐官员大多有提携之意,很多人确实会靠举荐官员来达到拉帮结派的目的,但后来因政见不同闹翻的也很多。例如庆历年间,王拱辰就曾举荐包拯,加强保守派的实力,对抗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但包拯为人清廉,跟王拱辰关系一般,也没站在同一战线上。简而言之,蒋之奇多半是由于和欧阳修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但不代表蒋之奇就是奸臣。据史料记载,蒋之奇跟苏轼的关系极好,曾多年在地方为官,也是名干吏。欧阳修却对蒋之奇进行了人身攻击,指责蒋之奇是奸邪。欧阳修是个文学大家,其粉丝非常多,他对蒋之奇的指责,会使蒋之奇名誉大为受损。宋仁宗  欧阳修与儿媳妇的私情绯闻给欧阳修带来的最大的伤害是主导这件事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妻弟,另一个是他曾大力提携的后辈。在他看来,这两个人都是曾经与他关系非常好的人,如今却背叛了他。可是究其根本,其实是欧阳修为人处世的方式出了问题。欧阳修自己为了名誉拿薛良孺开涮,毁掉薛良孺的前程,又公然指责蒋之奇,让蒋之奇难堪。欧阳修此前曾多次干过类似的事情,例如欧阳修曾高调骂过高若纳,也曾讽刺过晏殊。欧阳修为人性子太直,黑白是非分得太清,做事毫无顾忌,一张嘴到处得罪人。当欧阳修自身出点问题时,别人也会群而攻之。欧阳修在这次的私情绯闻中是非常坚决的,多次上书自辩。意外的是,朝廷之上出面替欧阳修讲话的人却寥寥无比,可见欧阳修的人缘是比较差的。

4,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与外甥女有私情?历史真有此事还是政治阴谋呢?

欧阳修与外甥女的绯闻  关于欧阳修与外甥女的绯闻,其实在历史上也确有此事,各种历史资料也多有记载。原来欧阳修有个妹妹嫁给了张龟正,张龟正去世之后,留下了一个女儿。欧阳修就把妹妹和外甥女迎回自己家中加以照顾。外甥女长大之后,欧阳修做主把外甥女嫁给了自己族兄的儿子欧阳晟。结果外甥女生活不检点,竟与仆人通奸,被欧阳晟告到开封府。在被审问时,外甥女竟供出自己未嫁时就与欧阳修有私情。此事引起轩然大波,并被欧阳修的政敌利用来弹劾欧阳修,甚至还以欧阳修写过的一首艳词《望江南.江南柳》为证,证明词中人物写的正是欧阳修的外甥女。欧阳修最终因此被贬出京城。欧阳修与外甥女的绯闻  此事发生在庆历五年(1045年),正值范仲淹、韩琦、富弼和欧阳修等人主持庆历新政之际。此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已经被贬到外地,欧阳修正想上书为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辩护。在这关键时刻欧阳修却被爆出此绯闻,显然是政敌所为,他们开始对欧阳修下手了。  那么这个绯闻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我从几个方面谈论此事:  1.其实大多数史料仅说欧阳修的外甥女与仆人通奸,被审讯时说了些有关欧阳修的一些丑事,但却并未说她与欧阳修有私情。记载欧阳修与外甥女有私情的最早的史料是《钱氏私志》,其中说明欧阳修看到年仅十四五岁的外甥女,便写了首艳词,以此为据认为两人私情。《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史料记载欧阳修的外甥女被开封府抓住后,开封府代府尹杨日严和太常博士钱明逸两人与欧阳修有仇,所以想通过此事牵连到欧阳修身上,才会引起欧阳修与外甥女有私情一事,不过也并未说到艳词之事。欧阳修与外甥女的绯闻《续资治通鉴长编》:修既上疏论韩琦等不当罢,为党论者益忌之。初,修有妹适张龟正,卒。而无子有女,实前妻所生,甫四岁。以无所归,其母携养于外氏。及笄,修以嫁族兄之子晟。会张氏在晟所与奴奸,事下开封府。权知府事杨日严前守益州,修尝论其贪恣,因使狱吏附致其言,以及修。谏官钱明逸遂劾修私于张氏,且欺其财。  2.欧阳修的艳词。《望江南·江南柳》: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欧阳修与外甥女的绯闻  这首词明确表明欧阳修对一个年十四五岁的女子想入非非,难怪会被别人作为证据,来证明欧阳修盗外甥女了。不过这首词也是有几个疑点:  1)据《钱氏私志》记载,欧阳修收留外甥女时,外甥女年约七岁,即说明外甥女七岁正在玩簸钱游戏时,欧阳修就存在不良之心了,而写这首词时应该是外甥女及笄十五岁时。但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欧阳修的妹婿张龟正是景佑元年(1934年)去世的,外甥女应该是4岁,庆历五年(1045年)时外甥女正好及笄出嫁。想来欧阳修也不大可能会对4岁的幼儿存在非分之想,况且4岁的幼儿也不会玩簸钱。从史料的可靠性来看,《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李焘创作的编年体史书,《钱氏私志》只是姓氏传承的记载,其可靠性远不如《续资治通鉴长编》。

上一篇:张行健@小优创作中心@小优助手@小优热门

下一篇:杨林@小优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