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玲@小优助手

时间:2024-01-01 03:09:24编辑:生活君

1,仁恒置地总建筑师张春玲:好房子求精而不求“豪”

上周五,入蓉10年的仁恒置地,在锦江宾馆举行了盛大的国际家园分享会,来自地产界、时尚界和国际机构的精英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 仁恒滨河湾 将提升成都楼市国际化水准的重要时刻。
在这次分享会上,成都外商协会、仲量联行及成都仁恒辉盛阁国际公寓的总经理,与在场嘉宾分享了 成都国际 化进程、国际人士在成都的生活需求以及成都高端住宅市场的理解和思考,表达了仁恒滨河湾对提升成都国际化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仁恒置地集团总建筑师张春玲女士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专访,首次对外披露仁恒置地对国际生活的理解和仁恒滨河湾的诸多细节。
国际家园
做“精”而不是做“豪”
据了解,落户成都的仁恒滨河湾,是仁恒置地研发的第四代国际社区。较之上海和南京项目,成都仁恒滨河湾做了优化和升级。那么,“升级”都体现在什么地方?
“滨河湾,是仁恒置地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线。”张春玲透露,从仁恒置地1993年在上海打造“仁恒滨江园”、创造第一代国际社区开始,就以带装修和物管服务开启市场先河。到今天,第四代国际社区在科技、节能、环保、带装修上,都有了很多提升。
“第一代国际社区还没有科技设备设施,今天都已实现了。譬如,全部采用德国品牌的地暖系统,预约电梯的户内招梯系统等。同时,户型设计做了很大提升,完全的板式结构,保证南北通透。此外,带装修中增加了墙纸、背景墙等装饰材料,基本上做到了拎包入住。”张总说,愿意花几百万买带装修大平层的客户,需要的是一套舒适的房子,而不是炫耀财富的工具。
所以,仁恒置地对材料的选择非常严格。据她透露,滨河湾采用的地暖系统,是德国知名品牌菲斯曼和欧文托普;使用的木地板,是绿色环保型的,甲醛含量最低的,并要求厂家做60次冷热水的浸泡,保证不变形。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仁恒置地的开发理念———“善待土地,用心造好房”中,并没有要求奢华,反而是精致。“我们没有说做豪宅、卖多少钱,我们要做的是高尚住宅。”张总解释说,豪与高尚是有很大区分,豪更多的是外表,而高尚是内敛,是低调的奢华。“你会发现,仁恒对产品精细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在一般的房地产公司,设计师做出来之后就照此施工,但在仁恒,设计师做完之后我们还要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再调整,推敲产品。这么多年,才积累成仁恒的核心理念。”
国际家园
以人为本的建筑才是家
在本次分享会上,“国际家园”的理念被反复提及,也备受业界人士关注。事实上,从仁恒进入地产开发开始,引以为豪的也是国际家园。那么,仁恒对家的理解又有什么不一样?
“作为建筑师,我一直都在问自己住宅是干什么用的。显然,住宅应该是以人为本、为人所用。”张春玲说,家应该是舒适、安宁、平静、温馨的,是让人全身心放松的地方,而不是告诉人家你多有钱。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营造“舒适性”。譬如,在户型设计上,我们会考虑客厅多大面积,是否全地暖,厨房窗户的开启方式等等,舒适来自于细节。我们要还原家的本质,而不是让家成为材料展示厅。
显然,营造一个国际家园并不是设计师一个人就能实现的。所以,仁恒做的是一个全周期的无缝连接,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装修施工、会所配套到物业管理,当然,仁恒置地也做了很多颠覆常规的设计。张总举例说,仁恒的项目都坚持围合式布局,这是对日照、景观以及邻里关系进行全方位考虑之后所作出的判断和延续。而仁恒所一直倡导的国际化,也不仅仅只是建筑形式,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满足了业主的感觉、触觉和嗅觉等多方面审美需求的生动场所,这也就是仁恒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我们的设计不会偏离人的需求,在前期设计的时候要求设计师了解当地需求,然后才做他们想要的东西。虽然每个城市的需求不一样,但无论哪个地方的人,对舒适的追求是一致的。”张总说,因此无论在哪个城市,仁恒的建筑考虑更多的是“我们的业主需要什么”。
国际化
不是奢华而是实在的生活方式
据了解,仁恒置地1993年进入中国投资开发房地产,已经吸引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入驻,且保持高达95%的入住率,国内唯一一个有外籍人士担任委员的居委会也诞生在仁恒滨江园。
那么,仁恒置地是如何做到的?
“国际化的东西不是给你看的,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是通过全流程的管理和服务来实现的。”张总进一步解释,“我们的国际化生活是从总体空间的布局,再到景观的场景设计,再到后期物业服务,是一整条链串起来才实现的。”她以园林为例,国际化不是在园林里面种名贵树木,挖一个泳池,而是通过场景的布置来演绎生活的情趣,让业主在这里休息、交流,从邻居变成好朋友。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仁恒滨河湾会所的后面,规划了一个200米长的景观泳池,并在泳池边设计了很多功能空间,包括按摩池、儿童戏水池、水中小岛,水池的后面是人造沙滩,可供大人和小孩娱乐。在内庭,规划了健身平台、大草坪、儿童游乐场、烧烤区、网球场、太极平台、瑜伽平台……各种生活情景将在这里展现。“我们的手法是,通过设计将整个景观串成一个生活链。因为,好的设计不是为某一个人,而是给整个社区创造一个生活的氛围。”
当然,有了好的设计,还要有好的服务。“仁恒置地的物业从一开始就参与设计,他们对设计的理解非常深,当物业交付使用后,他们能够非常好地维护。所以,仁恒旗下各个项目都保持了90%以上的入住率。”张总说。

2,汶川大地震中的小英雄的故事

1.雷楚年雷楚年,男,"汶川抗震小英雄",在汶川地震中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2008年5月12日,作为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3班学生的他,是汶川地震中师磁峰中学"第一批救援队员"。在7名同学脱险之后,他迅速"隐身"志愿者的队列,并四处奔波找到班上所有老师和同学,入选"感动中国"人物。2.董玉培10岁的董玉培在映秀镇小学读四年级。地震那天,董玉培她们班正在二楼的教室上科学课,楼房坍塌了,董玉培随着走廊重重摔到地上。清醒后,董玉培发现自己肚子边趴着一个同校二年级的女同学,该同学头部的鲜血染红了一大片废墟;同时,自己的左手边也躺着一个女同学。董玉培活动了一下四肢,发现右肩膀剧烈疼痛(后来医生检查是肩膀脱臼),其他的感觉很正常。董玉培连忙使劲推开自己身边的一些小水泥块,连滚带爬从废墟里钻了出来,然后使劲扒开水泥块救出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已遇难) 3.白乐潇白乐潇,男,1995年出生,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学生。5·12地震发生时,白乐潇正在宿舍,准备去教室上课。那是一幢3层楼房,白乐潇所在的寝室就在一楼。大地继续摇晃了几秒钟,同学们都在向外跑,白乐潇也出了宿舍门,到了大门口。这时,一块巨大的预制板向他的身体"切"过来,他的左手臂被压住了,一瞬间,血肉模糊的左手臂只剩下血脉、皮肉、筋络与他的身体相连。救命的大门前,只剩下一条狭窄的通道,却被这块巨大的预制板堵着,唯一可以通过的就是白乐潇占据的那一小块地方。他只听见身后几十个同学在喊:"救命啊!"危急关头,这个12岁的少年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把胳膊拽断,为同学让出一条生路。4.林浩林浩,5·12汶川大地震年龄最小的救人英雄。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但未来得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8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的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伤痕。5.薛枭2008年5月15日晚7时许,压在薛枭身上的预制板终于被移开,薛枭被拉出了废墟。抬上担架后,薛枭没有忘记那个约定,他说:"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一听这话,抬担架的消防人员乐了。薛枭不知道外面正有电视直播,而他的这句话通过镜头,传遍了被悲伤笼罩的整个中国。

上一篇:李义山@小优助手

下一篇:李元春@小优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