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小优创作中心@小优助手@小优热门

时间:2023-12-30 05:14:42编辑:生活君

1,朝鲜世子李恪生平介绍

显宗大王 李棩李棩,字景真。李氏朝鲜第十八代君主。
在世时间 1641年—1674年   在位时间 1659年—1674年   庙号 显宗   谥号 昭休衍庆敦德绥成纯文肃武敬仁彰孝大王(清朝赐谥庄恪大王)   【王位继承】   前任君主 朝鲜孝宗 李淏   继任君主 朝鲜肃宗李焞   【生平】   崇祯十四年(朝鲜仁祖十九年,1641)二月四日出生于沈阳的朝鲜世子馆。1644年甲申,入主中原的清朝释放朝鲜质子归国,年幼的李棩得以随父亲凤林大君一同回到祖国。1649年己丑,八岁的李棩被册封为王世孙,1651年辛卯(孝宗二年)进封王世子。1659年己亥五月九日,李棩即位于昌德宫的仁政门。   当政简历   李棩在位期间,朝鲜制订了禁止同宗同姓婚姻的《相避法》,发明了铜活字印刷技术。此时朝鲜党争中的西人老论派(元老派)和少论派(少壮派)登场,出现了宋时烈、尹镛等儒学大家。1674年甲寅八月十八日,李棩去世于昌德宫之斋殿(养心台)。在位十五年,终年三十四岁。葬在杨州崇陵。清朝赐谥“庄恪”   【家庭】   王妃   显烈禧仁贞献文德明圣王后J金氏(籍清风),崇祯十五年(仁祖二十年,1642)五月十七日生,1651年辛卯(孝宗二年)册封世子嫔,行嘉礼于于义洞本宫(孝宗潜邸)。1659年己亥进封王妃。1683年癸亥(肃宗九年)十二月五日去世于昌庆宫储承殿,终年四十二。葬崇陵。   子女   长子 肃宗大王 李焞   长女 明善公主   次女 明惠公主   三女 明安公主

2,历史上的朝鲜王世子李恪的原型是什么?

一般推断王世子李恪的原型是 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他是李氏朝鲜的第20代君主,1720年至1724年在位。
理由:
1、剧情交待是300年前发生了穿越,而且王世子25岁,所以王世子年龄按虚岁算的,出生年应该是1688年,正好是景宗出生的年份。而且景宗即位是在1720年,25岁时正是世子身份。
2、第二集中他们被关在**局时候曾经被问到出生年月,结果分别是庚午年,辛未年,戊辰年,在300年前,这三年分别对应的是1690、1691和1688年,年龄与世子相仿,佐证了世子原型是景宗这样的说法。
3、历史上的景宗,在位时间只有4年,英年早逝,无子嗣,这样才会像结局交待的一样,死后灵魂穿越回到泰瑢身上。
4、关于景宗的真实史料,也在剧情中得以体现。
史料一:根据历史记载,景宗生母是肃宗时代权倾一时的张禧嫔,肃宗二十七年(1701年),禧嫔张氏被赐死,大臣们担心景宗即位后会如同燕山君一般为母亲之死进行报复,所以一度请求改立世子。这个史料和剧情最后一集中王世子同反臣的对话十分吻合。
史料二:关于景宗的死因,根据《英祖实录》记载,英祖(景宗的弟弟延礽君)三年1月16日,在祭拜景宗陵墓归反的路上,某人李天海当众指控英祖轼君,称英祖通过仁元王后殿中的厨房,以有毒的酱螃蟹毒死了景宗;或说因为当时景宗违反了医学上有关食物相克的学说,同时进食蟹酱与柿而身体不适,延礽君在医师反对之下,仍然为景宗奉上参茶,结果令景宗病情恶化而死。这段史料与剧中交待的王世子不能吃酱螃蟹也完全吻合。
史实三:景宗曾娶过两任王妃,第一任是在肃宗二十二年(1696年)册封世子嫔,肃宗四十四年(1718年)二月七日去世,终年三十三。这段史料表明,景宗在即位之前,他的世子妃就去世了,和剧情所讲述的又是一个吻合。
5、景宗死后,清朝赐谥恪恭大王,这也可以看作是剧中给王世子起名李恪的缘由。

3,唐太宗为什么不选李恪做太子?

其实,唐太宗李世民不选李恪做太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就是李恪不符合继承制度还有尴尬的身世,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人支持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为你细细分析如下。一、继承制度不允许李恪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文武双全,李世民说李恪“英果类我”,对李恪十分关心喜爱,可是李恪始终不能成为太子,因为当时唐朝的太子继承制度是“立嫡以长不以贤”,可是李恪根本就不是嫡出,而是庶出。当时嫡出的有李承乾、李泰以及李治,本来一开始太子就是李承乾的,可是李承乾随着年龄增长,足疾越来越严重,最后形成瘸子的样子,朝中有些大臣议论他的形象,也建议李世民换一个太子,可是李世民从来没有动摇过。李承乾“不作死就不会死”,明明知道自己形象有问题,他还喜欢突厥文化,在东宫大搞突厥盛宴,并且偷偷养了一个男宠“称心”,李世民知道后很生气,就叫人把“称心”处决。李承乾不理解李世民的良苦用心,还不依不饶,在东宫祭祀“称心”。这些让李世民已经对李承乾有些绝望,逐渐对李泰关心多一些,毕竟李泰为人聪明,知书达理,李承乾看到后,很担心李世民会把自己废掉,就先下手为强,联合李元昌、侯君集等想谋反逼宫上位,结果被李世民抢先发现,一场谋反还没有开始就宣告结束。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李元昌以及侯君集都被处决。李承乾死后,按照继承制度轮到李泰,可是李泰一边大表忠心,一边又威胁自己弟弟李治,最终引起李世民反感,没有立李泰为太子。李泰过后,嫡子只有李治,我们来看看李治,他安分守己,还被李世民认为仁义孝顺,当然没有理由不让他做太子。二、身世尴尬李恪是李世民与杨妃所生的儿子,在李世民所有儿子中排行老三。杨妃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也就是说李恪是隋朝皇族的后代,这样一来,李恪的身份注定就是一个悲剧。换做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和臣子,都不会同意让前朝皇族的后代成为太子,万一哪天李恪被人蛊惑来个“反唐覆隋”,那这么多年的努力不是白白浪费了。三、无人支持李治成为太子,背后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长孙无忌支持,长孙无忌是李治亲舅舅,而李恪因为身世的尴尬,根本没有开国功臣愿意支持他,从而导致势单力薄,根本不可能成为太子。即使成为太子,也终将引起朝臣不满,发动政变颠覆一切。哪怕李恪没有成为太子,长孙无忌依然还对他虎视眈眈,最终通过房遗爱、李元景、薛万彻、柴令武等人的谋反事件,无端将李恪和李道宗牵扯进去并且处决。因为长孙无忌还是担心李恪会影响到李治的统治地位。结语李恪从出生的一天起,就注定没法成为太子,并且他的一生,也像一个悲剧一样,留给后人的,除了叹息也就是叹息,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又能怎么样呢?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4,李世民的儿子李恪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   资料:   唐李恪(619年—653年3月5日),唐朝宗室,唐太宗第三子,是隋炀帝女儿杨妃所生。武德三年(620年),封蜀王,贞观十年(636年),改封吴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像自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国舅长孙无忌(文德顺圣皇后之兄)的反对。长孙无忌主张立自己的亲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其生母为文德顺圣皇后)。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在房遗爱、高阳公主谋反案中,就借口李恪参与,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后来长孙无忌果然被武后所杀)其四个儿子,李仁、李玮、李琨、李璄,被流放岭南。高宗显庆五年(660年) *** ,追封为郁林王,为之立庙。中宗神龙初年,赠司空,备礼改葬。   李恪的雄心比天高,庶子的命运却阴云蔽日。他把崇拜跟爱都给父亲,可父亲的爱放在别处;他眼睁睁看高贵慈祥的母亲一生隐忍落寞;他因误会与自己最信任的老师十三年形同陌路;唯一曾经让他靠在自己温暖的胸怀中委屈落泪,听他倾诉理想,把他看得比天还大的的女人,在无奈中飘然远去不知归处;而他半生追求的储位,花瓣随风,终归落入别家茵席。 其实狼崽子该长在草原上。百折不弯,遇强愈强,爱跟恨,原本就跟火一样。看到阿史那云向着高原重山一遍遍大喊李恪的名字,眼睛都湿了,李恪,该去属于他的地方,去爱属于他的人……片尾曲忍不住一遍遍听,进了我的耳朵,唱的全是恪儿:谁的梦向天阙,冷月无边。狼烟走牧笛来,不见大漠荒原……   李恪何人?对历史无多大兴趣的人自然不甚了解。应该说,李恪是大唐一位极卓越的王子。   李世民共有十四子,《旧唐书。太宗诸子传》开列得清清楚楚:长子:恒山王 李承干;   次子:楚王 李宽;   三子:吴王 李恪;   四子:濮王 李泰;   五子:庶人 李佑;   六子:蜀王 李愔;   七子:蒋王 李恽;   八子:越王 李贞;   九子:唐高宗 李治;   十子:纪王 李慎;   十一子:江王 李嚣;   十二子:代王 李简;   十三子:赵王 李福;   十四子:曹王 李明。,   李世民这14位王子,系皇后及九位嫔妃所生。若论这些王子的母亲,则李恪母亲最尊。李恪母杨妃是隋朝末代君王杨广之女。杨妃与李世民共生二子,即三子吴王李恪、六子蜀王李 。也就是说,李恪继承了隋唐两代皇族血统。   按照封建传统,君王立太子,是立嫡不立庶。这样,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只能是李世民的正宫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承干、李泰、李治兄弟三人。因此长   子李承干八岁即已被立为太子。但李承干后来欲谋杀父王而“抢班夺权“,濮王李泰密谋夺太子位,兄弟二人双双败露,一废为庶人,一贬徙郧县。惟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便只有李治了,后来他果然继承李世民成为唐高宗。   但在当时,李世民知他为人怯懦,怕他挑不起大唐这副重担,便寄希望于他最钟爱的儿子—吴王李恪。   《旧唐书。太宗诸子传》记李恪:“司空、安州大部督吴王李恪母,随炀帝女也。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其类已。即名望甚高,甚为物情所向……”《资治通鉴》所记与此相同,并综合评论说:“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 为长孙无忌忌嫉,离间父子,遽为豺狼……”   李世民认为李恪具文武才很像自己,并欲立他为太子。也因此,对李恪格外厚爱,在《旧唐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唐鉴》等典籍中记载颇多。摘其要者介绍如下:   贞观十年二月乙丑日,李世民将其六位弟弟,六位儿子在王位之外加封为各州部督后,将他可信赖的弟弟李亢景和寄予愿望的两个儿子李恪、李泰留下单独谈话:“……汝等位到藩王……当须自克励使善事日闻,勿欲纵肆情,自陷刑戮。”   不久,贞观十一年正月辛卯日,李世民又将李恪由潭州都督改派为安州都督。李恪将赴任时,李世民专写了一封语重心长,情深意切的信告诉他:“……汝宜自励志,以最日新,方远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故诫此一言以为庭训。”   李恪尽管聪颖非常,但那皇子的骄恣和父亲的备加宠爱却使他这年冬季惹了祸:他频繁外出射猎,使安州百姓的禾稼很受了些损失。李世民知道后大怒,立即下令免去李恪官职,并削去食邑三百户!爱之切而责之重,李世民正国为对李恪寄予厚望,所以对他的过失也绝不姑息宽贷。李恪免职回京后,李世民于日理万面中找李恪单独作了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父之爱子,人之常情,非待教训也。子能忠孝则善矣,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必自致刑戮。父虽爱子,将如之何?”   巍巍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繁华的国家,其疆域东至大海,西越巴尔卡什湖,南涉南海,北到兴安岭,辽阔之极!   这么大的国家,该有多少大事亟待李世民处理?何况他共有十四子,又有多少“家事”需人决断。但他竟然能对一个庶出的李恪如此关注,挤出时间,父子促膝,动之以父子真情,晓之以治乱之理,申之以法不容情之规,娓娓道来,语重心长。他该对这个庶出却非常像自己的儿子寄予多重的期望啊!   假若李世民传位于李恪的构想得以实现,那么“贞观之治”后的大唐在李恪经营之下,必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可异,历史不能假设,怯懦的李治继承了大统,又为武则天所专权,使李唐王朝的子孙遭受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浩劫。而李恪也因才高于世,名倾四海而被权臣、李治的舅父长孙无忌诬陷而杀。历史的长河在这里打个深深的漩涡!   李恪被冤杀后,从宗室、朝臣到民间都认为冤屈。迫于舆论压力,唐高宗封李恪为懋林王并为其立宗庙。他的四个儿子皇孙一样被流放岭南之外,但终因李恪属影响至大而未被加害,且后来封王加爵,有的历任五州刺史,有的历任六州刺史。李恪的孙子及曾孙辈也是代有名臣。   李恪家族之出类拔萃,另有两则史料可证:   一是《旧唐书。太宗诸子传》中,太宗十四子中惟李恪名下附注“子成王千里,孙信安王”,越王李贞名下附注“琅邪王冲,”其余十二皇子,即使继承李世民皇位的唐高宗李治名下都未注子孙及爵位。   二是李恪之孙李讳被封为信安王“居家严毅,善训,诸子皆有令名(美名),三子恒、峄、岘皆至达官(显赫官位)”。《旧唐书》作者后晋刘昫对人才辈出、名臣如云的大唐人物以苛记得眼光挑选写传上,居然为李恪的三位曾孙李恒、李峄、李岘分别立传。这为史书所罕见。   综合上述,可以说,李恪是大唐出类拔萃的栋梁之材;李恪的家族是大唐卓越优秀的家族。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其出身也颇有传奇色彩,其母杨妃乃是隋炀帝之女。如此说来,他与隋唐两朝皇室都有密切的血缘关系,称天潢贵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一生的命运确是不幸的,因为毕竟不是嫡出,再加上其隋朝宗室身份,想在激烈的宫廷权力斗争中安身立命谈何容易。   由于李承干、李泰等太宗诸子为了争夺太子的名分而两败俱伤,此时李世民曾想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的反对,最后在长孙无忌的周旋下,太子的名分最终落在了名不见经传的晋王李治身上,这对于当雄心勃勃的李恪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打击。   电视剧在塑造李恪人物形象时,解读他雄心壮志,有才能,有智慧,做事雷厉风行,但也浓墨重彩地突出了李恪急功近利,行事卤莽等特点,甚至子虚乌有地勾画了他 *** 太子妃一幕。似乎只有这样的人物性格缺欠,才为李恪不能接掌皇权开释了理由。但人无完人,与李世民残杀同胞兄弟,李治截留父亲的嫔妃,李隆基强占儿媳妇相比,李恪的这点过错反而使人物丰满可爱,欲恨不能。论智谋,李恪远胜于太子承干,论学识,他不逊于魏王李泰,论胆识,他更胜过晋王李治。他出众如斯,却偏偏逃不过命运的掌控。若他平庸如其他王子,也许可以善终,做一世的闲散宗室。然名望如他,出色如他,心高气傲如他,却注定以悲歌作为生命的终曲。所以,唐太宗去世后,长孙无忌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李恪自缢,年仅34岁,成了大唐三百年最悲情的王子。   其实,李恪的悲情,不在于他奇特的身世和复杂的背景,那只是放弃选择的诘口,更不在于他融天地精华,木秀于林,风必吹之的孤傲。究其根源,在于封建王朝几千年的迂腐固执,在于封建制度的最高维护者李世民权衡利弊、弃英选庸的冠冕堂皇,无论其为了遵从封建礼仪,立太子以嫡,还是搞政治平衡,求得天下太平,他最终要维护的还是士族大夫的利益,因此立李治不立李恪在当时可能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但在历史上却是最大的遗憾。 *** 对此评价说:“李恪英物,李治朽物,而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一世英明,一时糊涂。”可惜历史不能重来,后人只能为一个有才之士的冤屈而扼腕叹息。   李恪这一代的皇位之争实在不如他们老子那一辈玩得惊心动魄,如果李恪野心大一些,索性再发动一次玄武门之变,那唐朝的历史必将要改写了。或许就不会出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不会有著名的开元盛世,不会有安史之乱,一切或许有更好的发展,或许有更糟的结局。然而,历史没有那么多假设,“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恪终究没能象父皇一样通过争夺战登上皇位,施展雄韬伟略。   李世民为何选择最无能的儿子继位?从张志角度看可以这样理解:   立储的问题涉及太多的政治斗争,因此立谁为太子也是李世民日思夜想的一个问题。唐太宗李世民的确很喜欢三子蜀王李恪,而且李恪在各方面有的确很像李世民,深得民心、军心;而太子承干,性格懦弱,优柔寡断,才能方面自然和李恪不能同日而语,但他也不是一无是处,优点是为人和善,以孝为重,也是很不错的一个人,李世民也很喜欢他。   问题是为什么李世民要力保太子承干呢?就连他为侯君集父女利用了,差点酿成大错,李世民只是处罚了一下,并没废掉承干太子呢?   昨天晚上看了易中天教授对曹操立储的事件点评中得到了一天启发,我想这也是李世民为什么力保太子承干的根本原因吧!(个人看法,不代表官方意见)   在古代君王立储君有这么一个原则:立嫡、立长、立贤、立爱   原因之一:立嫡   从这个角度说就很明白了。那里就要讲讲什么叫“立嫡”。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因此,君王的正室夫人所生的称为“嫡子”,而妾室所生的称为“庶子”。   这就很容易理解了,太子承干乃长孙皇后所生,当然是“嫡子”;而蜀王李恪则为隋炀帝之女(也就是所说的前朝公主,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身分)所生。在出身上李恪和太子承干无法相比。

上一篇:000551

下一篇:黄博@小优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