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寿春之战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寿春之战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小说跟正史有什么区别?《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二回,发生在淮南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诞、文钦、文鸯、钟会和司马昭。故事梗概如下:诸葛诞首战失利,被迫退守寿春,增援的吴军也退至安丰驻扎。钟会向司马昭提出,寿春粮草充足,且有吴军策应,如果将该城四面围住攻打,守军誓死抵抗,魏军将出现重大伤亡。不如从三面发动进攻,留下南门不打。如此一来,守军将从南门撤出城,魏军可在野外将其歼灭。这一建议得到了司马昭的采纳,司马昭下令王基将围攻南门的军队撤走。此时,驻扎安丰的吴军主将朱异遭到孙綝的斥责。孙綝威胁朱异,如果朱异不能解寿春之围,将遭斩首。朱异无奈,与众将商议后,全怿、全端、文钦等人主动要求率部入城。之后朱异再率部入城。不过,朱异的企图被司马昭识破。司马昭命王基和陈骞在城外设伏,将朱异击败。孙綝大怒,将朱异斩首示众,又对全端之子全祎表示,如果再不能击败魏军,全氏父子都将被斩首。之后,孙綝便返回了建业。发现孙綝离开前线后,钟会认为四面围困寿春的时机已到。司马昭依计而行,将寿春团团围住。城外的全祎见状,走投无路,只好向司马昭投降。司马昭命全祎写下劝降信,将信射入寿春城中。全祎之父全端和叔叔全怿看完这封书信后,出城投降。在魏军的围困下,寿春城中的粮食日益短缺。谋士蒋班、焦彝向诸葛诞提出,尽快出城与魏军决一死战,结果遭到诸葛诞的拒绝。二人随即于当晚出城归顺司马昭。文钦又因向诸葛诞提议让城中的北方将士出城而遭诸葛诞处死,文钦之子文鸯和文虎不得不逃出寿春,向司马昭投降。小说中提到的此次寿春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但战事的进程却大相径庭。按照小说的描述,东吴率军增援诸葛诞后,在与魏军的首战中宣告失利。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情况却并非如此。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当得到孙琳的命令之后,文钦、全怿、唐咨等人立即出发支援诸葛诞。当东吴大军出现在寿春城外时,王基连对寿春的合围计划都尚未完成。无奈之下,王基只得分兵对吴军进行拦截。但吴军利用寿春城东北山势险峻的有利地形向魏军发动猛攻。此时,部分魏军将领信心动摇。将军李广面对吴军不敢应战,泰山太守常时称病避战,战事朝着有利于吴军的方向转变。王基率部虽奋力抵抗,但最终仍被吴军撕开了一道口子,援军随即从此地进入寿春城中与诸葛诞会师。此战之后,李广、常时被司马昭下令斩首示众,王基急忙率部亡羊补牢,这才将寿春城团团围住。随后,又在寿春城外修筑了里外两层的防御工事,壕沟和壁垒又深又高。司马昭又下令石苞、州泰等人挑选精锐作为机动兵力,负责拦截企图再次突入寿春的叛军及吴军兵力。此后,孙綝又下令由东吴大都督朱异率部经夏口赶到安城,增援寿春战场。不过,朱异出发不久,便在阳渊一带遭遇曹魏兖州刺史周泰的顽强阻击。州泰所部虽为临时组建,但却是司马昭用来拦截吴军的主力,士兵大都为曹军数十万军队中的精锐,战力强悍。朱异所部经过激战不敌,只得败退,途中又被州泰在后追赶,死伤二千多人。此战过后,孙綝又命朱异率丁奉、黎斐等将领在黎浆、五木城等地发动进攻,企图尽快到达寿春地区。但吴军却遭到奋武将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的顽强阻击,不仅出现较大伤亡,且物资和粮草都被魏军烧毁。无奈之下,朱异下令全军撤退。但这一决定却令孙綝非常不满。一心想解寿春之围的孙綝又征调了三万兵马交给朱异,强令朱异再度出击。不过,朱异却以军粮及物资供应不足加以拒绝。孙琳大怒,将朱异斩首示众。朱异这位东吴中期的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于孙綝的屠刀之下,这也是自孙策统一江东以来仅有的一位被自己人处决的名将。得知朱异这位战功卓著、深受爱戴的统帅被杀的消息,不仅吴军将士士气低落,连东吴的百姓也对孙綝充满怨恨。至此,东吴再也无力发动攻势以支援寿春战场,这也为诸葛诞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2,寿春之战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寿春之战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诸葛诞首战失利,被迫退守寿春,增援的吴军也退至安丰驻扎。钟会向司马昭提出,寿春粮草充足,且有吴军策应,如果将该城四面围住攻打,守军誓死抵抗,魏军将出现重大伤亡。不如从三面发动进攻,留下南门不打。如此一来,守军将从南门撤出城,魏军可在野外将其歼灭。这一建议得到了司马昭的采纳,司马昭下令王基将围攻南门的军队撤走。驻扎安丰的吴军主将朱异遭到孙綝的斥责。孙綝威胁朱异,如果朱异不能解寿春之围,将遭斩首。朱异无奈,与众将商议后,全怿、全端、文钦等人主动要求率部入城。之后朱异再率部入城。不过,朱异的企图被司马昭识破。司马昭命王基和陈骞在城外设伏,将朱异击败。孙綝大怒,将朱异斩首示众,又对全端之子全祎表示,如果再不能击败魏军,全氏父子都将被斩首。之后,孙綝便返回了建业。发现孙綝离开前线后,钟会认为四面围困寿春的时机已到。司马昭依计而行,将寿春团团围住。城外的全祎见状,走投无路,只好向司马昭投降。司马昭命全祎写下劝降信,将信射入寿春城中。全祎之父全端和叔叔全怿看完这封书信后,出城投降。在魏军的围困下,寿春城中的粮食日益短缺。谋士蒋班、焦彝向诸葛诞提出,尽快出城与魏军决一死战,结果遭到诸葛诞的拒绝。二人随即于当晚出城归顺司马昭。文钦又因向诸葛诞提议让城中的北方将士出城而遭诸葛诞处死,文钦之子文鸯和文虎不得不逃出寿春,向司马昭投降。小说中提到的此次寿春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但战事的进程却大相径庭。按照小说的描述,东吴率军增援诸葛诞后,在与魏军的首战中宣告失利。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情况却并非如此。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当得到孙琳的命令之后,文钦、全怿、唐咨等人立即出发支援诸葛诞。当东吴大军出现在寿春城外时,王基连对寿春的合围计划都尚未完成。无奈之下,王基只得分兵对吴军进行拦截。但吴军利用寿春城东北山势险峻的有利地形向魏军发动猛攻。此时,部分魏军将领信心动摇。将军李广面对吴军不敢应战,泰山太守常时称病避战,战事朝着有利于吴军的方向转变。王基率部虽奋力抵抗,但最终仍被吴军撕开了一道口子,援军随即从此地进入寿春城中与诸葛诞会师。此战之后,李广、常时被司马昭下令斩首示众,王基急忙率部亡羊补牢,这才将寿春城团团围住。随后,又在寿春城外修筑了里外两层的防御工事,壕沟和壁垒又深又高。司马昭又下令石苞、州泰等人挑选精锐作为机动兵力,负责拦截企图再次突入寿春的叛军及吴军兵力。孙綝又下令由东吴大都督朱异率部经夏口赶到安城,增援寿春战场。不过,朱异出发不久,便在阳渊一带遭遇曹魏兖州刺史周泰的顽强阻击。州泰所部虽为临时组建,但却是司马昭用来拦截吴军的主力,士兵大都为曹军数十万军队中的精锐,战力强悍。朱异所部经过激战不敌,只得败退,途中又被州泰在后追赶,死伤二千多人。此战过后,孙綝又命朱异率丁奉、黎斐等将领在黎浆、五木城等地发动进攻,企图尽快到达寿春地区。但吴军却遭到奋武将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的顽强阻击,不仅出现较大伤亡,且物资和粮草都被魏军烧毁。无奈之下,朱异下令全军撤退。但这一决定却令孙綝非常不满。一心想解寿春之围的孙綝又征调了三万兵马交给朱异,强令朱异再度出击。不过,朱异却以军粮及物资供应不足加以拒绝。孙琳大怒,将朱异斩首示众。朱异这位东吴中期的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于孙綝的屠刀之下,这也是自孙策统一江东以来仅有的一位被自己人处决的名将。得知朱异这位战功卓著、深受爱戴的统帅被杀的消息,不仅吴军将士士气低落,连东吴的百姓也对孙綝充满怨恨。至此,东吴再也无力发动攻势以支援寿春战场,这也为诸葛诞的灭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