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1. 张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美传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 年轻时善于做会计工作,初时担任左藏小吏,以强干闻名。三司上奏推荐,特补任本库专知,出任澶州粮料使。 周世宗镇守澶渊,每次求取,张美一定曲意供给。周太祖听说后大怒,准备遣人去斥责他,又恐怕伤害世宗的意思,改任张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 世宗即皇帝位,召他入朝授任枢密承旨。当时宰相景范兼管三司,有病,世宗任命张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暂代主管三司。 世宗征讨淮南,留张美任大内部署。一天,正在午睡,忽然感觉心有所动,急忙起来巡视宫城中。 不久,内酝署起火,因为有准备,马上扑灭了大火。不久,正式授任三司使。 显德四年(957),世宗再次到淮南,任命张美为大内都点检。世宗北伐,又任命他为大内都部署。 部队回朝,任左监门卫上大将军,充任宣徽北院使,主管三司。张美强力有心计,能全面理解事情的利弊,每次上奏条列改革主张,皇上常常同意他的意见,常以干敏著称。 世宗连年征讨,粮食供给不乏,实在依赖他的努力。但因为在澶渊时作假逢迎,非常看不起他,张美也自感惭愧,恭帝即帝位,加任他为检校太傅。 宋朝初期,加任检校太尉。当初,李筠镇守上党,招募亡命之徒,常干不法之事,渐渐倔强难以制服。 张美料想到李筠一定会叛乱,暗地在怀、孟之间积聚粮食。后来李筠果然叛乱,太祖亲自率兵讨伐,大军十万从太行出发,经费不缺,是张美的功劳。 授任定国军节度。朝廷在关中买木材,同州每年拿出缗钱数十万借给百姓,长吏取走十分之一,称为率分钱。 每年达数百万,只有张美不收取此钱。不久,别的郡里有人到朝廷告发长吏受率分钱,朝廷命令长吏们都偿还出来。 乾德五年(967),改为镇守沧州。太平兴国初期来京朝见,改任左骁卫上将军。 张美献出京城西边河曲湾果园二座、菜园六处、亭舍六十多栋。太平兴国八年,请求告老,以本官衔退休。 雍熙二年(985),去世,终年六十八岁。淳化初年(990),赐谥号为恭惠。 其子守瑛官至供备府使。其孙士宗,官至内殿承制。 士宗去世,士禹任崇班,士安官至门合门祗候,士宣任礼宾副使。 2. 李崇矩传文言文翻译及关于阅读题材及答案 李崇矩[2]上党,史弘肇时为先锋都校,闻崇矩名,召署亲吏。 乾祐初,弘肇总禁兵兼京城巡检,多残杀军民,左右惧,稍稍引去,惟崇矩事之益谨。及弘肇被诛,独得免。 周祖与弘肇素厚善,即位,访求弘肇亲旧,得崇矩。谓之曰:“我与史公受汉厚恩,戳力同心,共奖王室,为奸邪所构,史公卒罹大祸,我亦仅免。 汝史氏家故吏也,为我求其近属,吾将恤之。”崇矩上其母弟福。 崇矩素主其家,尽籍财产以付福,周祖嘉之,以崇矩隶世宗帐下。显德初,补供奉官。 从征高平,以功转供备库副使,改作坊使。恭帝嗣位,命崇矩告哀于南唐。 还判四方馆事。宋初,李筠叛,命崇矩率龙捷、骁武左右射禁军数千人屯河阳,以所部攻大会砦,拔之,斩首五百级。 改泽、潞南面行营前军都监,与石守信、高怀德、罗彦瑰同破筠众于碾子谷。及平泽、潞,遣崇矩先入城,收图籍,视府库。 因上言曰:“上党,臣乡里也。臣父尚槁葬,愿护榇归京师。” 许之,赐予甚厚。师还,会判三司张美出镇,拜右监门卫大将军,充三司使。 从征李重进,还为宣徽北院使,仍判三司。乾德二年,代赵普拜枢密使。 五年,加检校太傅。时剑南初平,禁军校吕翰聚众构乱,军多亡命在其党中,言者请诛其妻子。 太祖疑之,以语崇矩。崇矩曰:“叛亡之徒固当孥戮,然案籍合诛者万余人。” 太祖曰:“朕恐有被其驱率,非本心者。”乃令尽释之。 翰众闻之,亦稍稍自归。未几,翰败灭。 开宝初,从征太原。会班师,命崇矩为后殿。 次常山,被病,帝遣太医诊视,命乘凉车还京师。崇矩叩头言:“凉车乃至尊所御,是速臣死尔。” 固辞得免。[3]时赵普为相,崇矩以女妻普子承宗,相厚善,帝闻之不悦。 有郑伸者,客崇矩门下仅十年,性险诐无行,崇矩待之渐薄。伸衔之,因上书告崇矩阴事。 崇矩不能自明。太祖释不问,出为镇国军节度,赐伸同进士出身,以为酸枣主簿;仍赐器币、袭衣、银带。 六年,崇矩入为左卫大将军。太平兴国二年夏,河防多决,诏崇矩乘传自陕至沧、棣,按行河堤。 是秋,出为邕、贵、浔、宾、横、钦六州都巡检使。未几,移琼、崖、儋、万四州都巡检使,麾下军士咸惮于行,崇矩尽出器皿金帛,凡直数百万,悉分给之,众乃感悦。 时黎贼扰动,崇矩悉抵其洞穴抚慰,以己财遗其酋长,众皆怀附。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 雍熙三年,命代宋偓判右金吾街仗兼六军司事。端拱元年,卒,年六十五。 赠太尉,谥元靖。崇矩性纯厚寡言,尤重然诺。 尝事史弘肇,及卒,见其子孙,必厚礼之,振其乏绝。在岭海四五年,恬不以炎荒婴虑。 旧涉海者多舣舟以俟便风,或旬余,或弥月,崇矩往来皆一日而渡,未尝留滞,士卒僮仆随者皆无恙。信奉释氏,饭僧至七十万,造像建寺尤多。 又喜黄白术,自远迎其人,馆于家以师之,虽知其诈,犹以为神仙,试已终无悔恨。子继昌。 3. 王赞,坛州观城人文言文翻译阅读答案 王赞,澶州观城人。 年少时当的是小官,慢慢升迁至澶州马步军都虞候。后周世宗(柴荣)镇守澶渊时,每十天要决断一些人为死囚,王赞就引用律法辨别分析其中的道理。 打听之下,得知王赞做过学问,世宗就安排他担任重要职位。等到世宗即位,就让他补任东头供奉官,渐渐升至右骁卫将军、三司副使。 当时张美担任三司使,世宗问他:“守卫京城的士兵每年的俸禄是多少?”张美无言以对,王赞代为禀报且回答得很详细,张美于是怀恨在心。待到世宗征讨关南,王赞进言献策,世宗就让他担任客省使,兼任河北各州的计度使。 五代以来,历代君王姑息纵容地方长官,官吏不敢绳之以法。 王赞到任之后,揭发检举那些隐匿已久的奸佞之徒,丝毫没有畏惧顾忌,于是纲纪律法得以整顿,时人称赞德行和职位相符,从此守卫边防的要员对他极为痛恨。 世宗还师京城之后,王赞再任三司副使。北宋建隆初年,才平定李重进,太祖(赵匡胤)向来就知道王赞的才能,可以授予重任让他去修整颓败的局面,于是命他掌管扬州。 已经出发了,船却在阊桥下面倾倒,王赞溺水而死,一起淹死的还有三个亲属。世宗听说噩耗悲痛叹息,对近臣说道:“淹死的是我的枢密使啊!”言下之意是王赞若非溺水身亡日后将授以重任。 世宗赠送给王家办理丧事的有三百匹丝绢,米和麦各有两百斛。 4. 宋史李崇矩传 李崇矩,字守则,潞州上党人。 幼孤贫,有至行,乡里推服。汉祖起晋阳,次上党,史弘肇时为先锋都校,闻崇矩名,召署亲吏。 乾祐初,弘肇总禁兵兼京城巡检,多残杀军民,左右惧,稍稍引去,惟崇矩事之益谨。及弘肇被诛,独得免。 周祖与弘肇素厚善,即位,访求弘肇亲旧,得崇矩。谓之曰:“我与史公受汉厚恩,戳力同心,共奖王室,为奸邪所构,史公卒罹大祸,我亦仅免。 汝史氏家故吏也,为我求其近属,吾将恤之。”崇矩上其母弟福。 崇矩素主其家,尽籍财产以付福,周祖嘉之,以崇矩隶世宗帐下。显德初,补供奉官。 从征高平,以功转供备库副使,改作坊使。恭帝嗣位,命崇矩告哀于南唐。 还判四方馆事。宋初,李筠叛,命崇矩率龙捷、骁武左右射禁军数千人屯河阳,以所部攻大会砦,拔之,斩首五百级。 改泽、潞南面行营前军都监,与石守信、高怀德、罗彦瑰同破筠众于碾子谷。及平泽、潞,遣崇矩先入城,收图籍,视府库。 因上言曰:“上党,臣乡里也。臣父尚槁葬,愿护榇归京师。” 许之,赐予甚厚。师还,会判三司张美出镇,拜右监门卫大将军,充三司使。 从征李重进,还为宣徽北院使,仍判三司。乾德二年,代赵普拜枢密使。 五年,加检校太傅。时剑南初平,禁军校吕翰聚众构乱,军多亡命在其党中,言者请诛其妻子。 太祖疑之,以语崇矩。崇矩曰:“叛亡之徒固当孥戮,然案籍合诛者万余人。” 太祖曰:“朕恐有被其驱率,非本心者。”乃令尽释之。 翰众闻之,亦稍稍自归。未几,翰败灭。 开宝初,从征太原。会班师,命崇矩为后殿。 次常山,被病,帝遣太医诊视,命乘凉车还京师。崇矩叩头言:“凉车乃至尊所御,是速臣死尔。” 固辞得免。时赵普为相,崇矩以女妻普子承宗,相厚善,帝闻之不悦。 有郑伸者,客崇矩门下仅十年,性险诐无行,崇矩待之渐薄。伸衔之,因上书告崇矩阴事。 崇矩不能自明。太祖释不问,出为镇国军节度,赐伸同进士出身,以为酸枣主簿;仍赐器币、袭衣、银带。 六年,崇矩入为左卫大将军。太平兴国二年夏,河防多决,诏崇矩乘传自陕至沧、棣,按行河堤。 是秋,出为邕、贵、浔、宾、横、钦六州都巡检使。未几,移琼、崖、儋、万四州都巡检使,麾下军士咸惮于行,崇矩尽出器皿金帛,凡直数百万,悉分给之,众乃感悦。 时黎贼扰动,崇矩悉抵其洞穴抚慰,以己财遗其酋长,众皆怀附。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 雍熙三年,命代宋偓判右金吾街仗兼六军司事。端拱元年,卒,年六十五。 赠太尉,谥元靖。崇矩性纯厚寡言,尤重然诺。 尝事史弘肇,及卒,见其子孙,必厚礼之,振其乏绝。在岭海四五年,恬不以炎荒婴虑。 旧涉海者多舣舟以俟便风,或旬余,或弥月,崇矩往来皆一日而渡,未尝留滞,士卒僮仆随者皆无恙。信奉释氏,饭僧至七十万,造像建寺尤多。 又喜黄白术,自远迎其人,馆于家以师之,虽知其诈,犹以为神仙,试已终无悔恨。子继昌。 继昌字世长。初,崇矩与太祖同府厚善,每太祖诞辰,必遣继昌奉币为寿。 尝畀弱弓轻矢,教以射法。建隆三年,荫补西头供奉官。 太祖欲选尚公主,崇矩谦让不敢当,继昌亦自言不愿。崇矩亟为继昌聘妇,太祖闻之,颇不悦。 开宝五年,选魏咸信为驸马都尉,继昌同日迁如京副使。崇矩出华州,补镇国军牙职。 入为右班殿直、东头供奉官,监大名府商税,岁课增羡。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 丁外艰,服阕,授西京作坊副使。淳化中,齐饥多盗,命为登、莱、沂、密七州都巡检使。 至道二年,蜀贼平,余党颇啸聚,拜西京作坊使、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旋改兵马钤辖。贼酋喻雷烧者,久为民患,以金带遗继昌,继昌伪纳之,贼懈不设备,因掩杀之。 进西京左藏库使。咸平三年,王均乱蜀,与雷有终、上官正、石普同受诏进讨,砦于城西门。 贼忽开城伪遁,有终等各以所部径入,继昌觉,亟止之不听,因独还砦。贼果闭关发伏,悉陷之,有终等仅以身免。 继昌按堵如故,所部诸校闻城中战声,泣请引去。继昌曰:“吾位最下,当俟主帅命。” 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砦,斩首千级,大获器仗,进逼鱼桥门,均脱走。 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其家。 继昌急领兵追贼至资州,闻均枭首乃还。以功领奖州刺史。 俄知青州,入掌军头引见司。景德二年,将幸澶州,遣先赴河上给诸军铠甲。 辽人请和,欲近臣充使,乃令继昌与其使姚东之偕诣辽部,俄与韩杞同至行在;及辽人聘至,又命至境首接伴。寻擢为西上阁门使。 三年,又副任中正使契丹。是冬,将朝陵寝,以汝州近洛,卫兵所驻,命知州事兼兵马钤辖。 驾还,召归,出知延州兼鄜延路钤辖。大中祥符元年,进秩东上阁门使。 俄以目疾求归京师。入对,劳问再三,遣尚医诊视,假满仍给以奉。 少愈,令枢密院传旨,将真拜刺史,复任延安。继昌以疾表求休致。 未几,改右骁卫大将军,领郡如故。祀汾阴,留为京师新城巡检钤辖,改左神武军大将军、权判右金吾街仗。 其子遵勖,尚万寿长公主。天禧初,主诞日,邀继昌过其家,迎拜为寿。 帝知之,密以袭衣、金带、器币、珍果、美馔赐之。翌日,主入对,帝。 5. 宋史,列传第三十三全文并求翻译 宋史 -- 列传第三十三 王赞 张保续 赵玭 卢怀忠 王继勋 丁德裕 张延通 梁迥 史珪 田钦祚 侯赟 王文宝 翟守素 王侁 刘审琼 中国古籍全录王赞,澶州观城人。 少为小吏,累迁本州马步军都虞候。周世宗镇澶渊,每旬决囚,赞引律令辨析中理,问之,知其尝事学问,即署右职。 及即位,补东头供奉官,累迁右骁卫将军、三司副使。时张美为使,世宗问:“京城卫兵岁廪几何?”美不能对,赞代奏甚析,美因是衔之。 及征关南,言于世宗,以赞为客省使,领河北诸州计度使。五代以来,姑息藩镇,有司不敢绳以法。 赞所至,发擿奸伏,无所畏忌,振举纲领,号为称职,由是边臣切齿。 师还,复为三司副使。 建隆初,始平李重进,太祖素知赞材干,可委以完葺,即令知扬州。既行,舟覆于阊桥下,溺死,亲属随没者三人。 上甚嗟悼,谓左右曰:“溺吾枢密使矣!”盖将大用也。赙其家绢三百匹,米、麦各二百斛。 张保续字嗣光,京兆万年人。 父洪,唐左武卫上将军,保续以荫补太庙斋郎。 梁贞明中,调补临济尉,选充四方馆通事舍人。后唐天成初,领瓜州官告国信副使。 郊祀,改右赞善大夫。晋天福中,历太府、光禄二少卿,职同正,领通事舍人。 开运二年,契丹入寇,杜重威、李守贞、符彦卿等率兵御之。命保续驰骑往来军中谕机事。 既而大破敌于阳城,使还,以本官充西上阁门副使。明年,使荆南,复命转东上阁门副使。 契丹犯阙,被驱北徙,留范阳,岁余逃归。汉乾佑初,出为陇州防御使。 周祖革命,召为东上阁门副使,从平慕容彦超。累迁引进副使、知阁门事。 世宗即位,授西上阁门使。 明年,进秩东上阁门使。 从上征淮南,会寿州纳款,遣保续先往慰抚,及刘仁赡率将卒出降,以功迁判四方馆事,就迁客省使。从平瓦桥关,奉使吴越。 宋初,迁卫尉卿,判四方馆、客省、阁门事。保续性介直,好俭素,在阁门前后四十年,善宣赞辞,令听者倾耸。 累使藩国不辱命。历事六朝,未尝有过。 从征李筠,以足疾留河内,后归京师。建隆三年,卒,年六十四。 赵玭,澶州人。家富于财。 晋天福中,以纳粟助边用,补集贤小史,调濮州司户参军。刺史白重进以其年少,欲试以事,因以滞狱授之。 玭为平决,悉能中理。 重进移刺虢、成二州,连辟为从事。 会契丹构难,秦帅何重建献地于蜀,孟知祥署高彦俦秦州节度,成为支郡,因署玭秦、成、阶等州观察判官。 中国古籍全录周显德初,命王景帅兵讨秦凤。 彦俦出兵救援,未至,闻军败,因溃归。□比闭门不纳,召官属谕之曰:“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 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锐者,然杀戮遁逃之外,几无孑遗。我辈安忍坐受其祸?去危就安,当在今日。” 众皆俯伏听命。玭遂以城归朝。 世宗欲命以藩镇,宰相范质不可,乃授郢州刺史,历汝、密、泽三州刺史。建隆中,入为宗正卿。 乾德初,出为泰州刺史。 二年,改左监门卫大将军、判三司。 玭狂躁幸直,多忤上旨,太祖颇优容之。尝廉得宰相赵普私市秦、陇大木事,潜以奏白,然惧普知,因称足疾求解职。 五年春,罢使,守本官。自是累献密疏,皆留中不出,常疑普中伤。 六年,诣阙,纳所授告命,诏勒归私第。又请退居郓州,不许。 玭不胜忿,逾年,伺普入朝,马前扬言其短。上闻之,召玭及普于便殿,面质其事。 玭大言诋普贩木规利,上怒,促令集百官逐普,且谕其事。王溥等奏玭诬罔大臣,普事得解。 上诘责玭,命武士挝之,令御史鞫于殿庭。普为营救,得宽其罚,黜为汝州牙校。 太平兴国三年卒,年五十八。 卢怀忠,瀛州河间人。 少有膂力,善骑射。汉乾佑初,寓居河中,值李守贞之叛,周祖围其城,怀忠夜逾城出见,陈攻取便宜。 河中平,奏补供奉官。从征慕容彦超于兖州。 显德初,监沂州军,以所部破海州,功居多。世宗议北征,先遣怀忠按视出师道路。 三关平,迁如京副使。宋初,迁内酒坊副使。 会朗州军乱,太祖将出师致讨,遣怀忠使荆南,因谓曰:“江陵人情去就,山川向背,我欲尽知之。”怀忠使还,奏曰:“继冲甲兵虽整,而控弦不过三万;年谷虽登,而民苦于暴敛。 南迩长沙,东距金陵,西迫巴蜀,北奉朝廷。 观其形势,盖日不暇给矣。” 太祖召宰相范质等谓曰:“江陵四分五裂之国,今出师湖南,假道荆渚,因而下之,万全策也。”即以怀忠为前军步军都监。 荆湖平,以功迁内酒坊使。乾德二年,改判四方馆事,知江陵府。 四年,王师伐蜀。江陵当峡、江会冲,以供亿之劳,迁客省使。 又明年,使江南还,中途遇疾,肩舆归京师。太祖遣医丸艾以赐之,未几卒,年四十九。 大中祥符四年,录其子熙为校书郎。王继勋,陕州平陆人。 隶河中府为牙校。李守贞之叛,令继勋据潼关,为郭从义所破,走还河中。 俄白文珂、刘词领兵至城下,守贞又遣继勋与其爱将聂知遇夜出攻河西砦,复为汉兵所败,被创而遁。 继勋度守贞必败,遂逾城出降,周祖奏补供奉官。 广顺初,领汾州刺史,充晋、磁、隰等州缘边巡检,历宪、麟、石、磁四州刺史。宋初,迁磁州团练使,坐境上用兵失律、荆罕儒陷阵,责授右监门卫率。 初平荆襄,命权知道州,未几,授本州刺史。 州境与广南接,刘鋹屡引兵入寇,继勋因。
2,张美语文文言文
1. 张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美传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 年轻时善于做会计工作,初时担任左藏小吏,以强干闻名。三司上奏推荐,特补任本库专知,出任澶州粮料使。 周世宗镇守澶渊,每次求取,张美一定曲意供给。周太祖听说后大怒,准备遣人去斥责他,又恐怕伤害世宗的意思,改任张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 世宗即皇帝位,召他入朝授任枢密承旨。当时宰相景范兼管三司,有病,世宗任命张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暂代主管三司。 世宗征讨淮南,留张美任大内部署。一天,正在午睡,忽然感觉心有所动,急忙起来巡视宫城中。 不久,内酝署起火,因为有准备,马上扑灭了大火。不久,正式授任三司使。 显德四年(957),世宗再次到淮南,任命张美为大内都点检。世宗北伐,又任命他为大内都部署。 部队回朝,任左监门卫上大将军,充任宣徽北院使,主管三司。张美强力有心计,能全面理解事情的利弊,每次上奏条列改革主张,皇上常常同意他的意见,常以干敏著称。 世宗连年征讨,粮食供给不乏,实在依赖他的努力。但因为在澶渊时作假逢迎,非常看不起他,张美也自感惭愧,恭帝即帝位,加任他为检校太傅。 宋朝初期,加任检校太尉。当初,李筠镇守上党,招募亡命之徒,常干不法之事,渐渐倔强难以制服。 张美料想到李筠一定会叛乱,暗地在怀、孟之间积聚粮食。后来李筠果然叛乱,太祖亲自率兵讨伐,大军十万从太行出发,经费不缺,是张美的功劳。 授任定国军节度。朝廷在关中买木材,同州每年拿出缗钱数十万借给百姓,长吏取走十分之一,称为率分钱。 每年达数百万,只有张美不收取此钱。不久,别的郡里有人到朝廷告发长吏受率分钱,朝廷命令长吏们都偿还出来。 乾德五年(967),改为镇守沧州。太平兴国初期来京朝见,改任左骁卫上将军。 张美献出京城西边河曲湾果园二座、菜园六处、亭舍六十多栋。太平兴国八年,请求告老,以本官衔退休。 雍熙二年(985),去世,终年六十八岁。淳化初年(990),赐谥号为恭惠。 其子守瑛官至供备府使。其孙士宗,官至内殿承制。 士宗去世,士禹任崇班,士安官至门合门祗候,士宣任礼宾副使。 2. 语文文言文(陆少保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值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jù)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译文:陆少保,字元方,曾经在东都(今洛阳)卖一个小宅子。家人将要收钱时,买房人请求见面。陆元方于是告诉买房人说:“这个宅子很好,只是没有出水的地方。”买房人一听,就拒绝不再买了。他的子侄们因此埋怨他。陆元方说:“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 曾:曾经 因:于是 甚:很 辞:拒绝 子侄以为言: 他的子侄们因此埋怨他。 不尔,是欺之也: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 反映出陆元方坦诚、诚信的品质,诚实交易,不惟利是图 他的做法是正确的,不会受到他人谴责 望采纳,祝学习进步 3. 语文古文翻译 根锐而却,末垂水照影,又若壮士之将涉。 (穿石一带)山峰陡峭险峻,山脚狭窄(不似诸多名山一般只见雄伟),山尖倒影在水中(山之所以能倒影,其一与水近,其二形势陡),好像是一个个巍峨的壮士立在河边将要过河的样子。这一节主要写穿石一带的山势陡峭。 众山束水,如不欲去,山容殊闲雅,无刻露态 这句主要描写新湘溪一带的风光,写山的目的是为后面写水而铺垫。 群山怀抱新湘溪,仿佛不忍着这一江春水流逝,山的样子显得特别的悠闲文雅,却没有一点的明显的雕刻造作之态。 写山的闲雅,才与后面水的“敛怒”“亲媚”相得益彰,如西子湖一般。 4. 语文文言文翻译 孟子见齐宣王曰(孟子谒见齐宣王说):为巨室(你想建造高楼大厦),则必使工师求大木(那一定会派遣主管建筑的官员去搜寻大的木料)。 工师得大木(如果他们得到了这种大木料),则王喜(那么大王就高兴),以为能胜其任也(认为他们胜任自己的工作)。匠人斲zhuo而小之(如果木工将材料砍小了),则王怒(那么大王就会生气),以为不胜其任矣(认为他们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夫人幼而学之(有的人从小就学习治国之道),壮而欲行之(长大后希望能在实践中运用它);王曰(可大王却说):姑舍女所学而从我(把你所学的东西暂时放下来,先按我说的去办吧)。则何如(你说那会怎么样)?今有璞玉于此(假如现在有一块未经雕琢过的玉石放在这里),虽万镒(即使值二十万两银子),必使玉人雕琢之(也一定得请琢玉的匠人来雕琢才行)。 至于治国家(谈到治理国家),则曰(你却这样说):姑舍女所学而从我(把你所学的东西暂时放下来,先按我说的去办吧)。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哉(那和你要玉匠按你的想法去雕琢玉石又有什么不同呢)?。 5. 语文文言文翻译 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 你退下去自已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大大地责罚。”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 景公答应了他。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 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 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 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晏子说罢,拜了两拜,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 东阿,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6. 语文 文言文 翻译 【原文】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①。文度曰:“故应让杜许。”②蓝田云: “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注释】 ①王述:封蓝田侯,故下文又称蓝田。参看(文学)第 22 则注①。转:调动官职,指升官。事 行:事情实现,指诏命下达。拜:接受官职。 ②文度:王坦之,是王述的儿子。杜许:不详。 【译文】 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他儿子王文度说:“本来应 该让给杜许。”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 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王述感慨地说: “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 我。” 7. 语文文言文翻译 【原文】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雠。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者,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者,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译文】 燕昭王在燕国被齐国打败这后即位,他礼节谦恭,且准备了丰厚的报酬招纳有才能的人。他对大臣郭隗说:“齐国趁我的国家动乱而突袭打败了我国,我深知燕国很小,国力不足,不能报(仇)。但有才能很高的人来和我一起管理国家,为先王报仇雪耻,(这)是我的愿望。先生(您)看起来就是那样的人,就请你帮我吧。”郭隗说:“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我这样才能不高的人都受到礼遇)何况是比我有才能的人呢?他们又怎么会因为与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因此昭王给郭隗改建了房子并且将他当作老师。(这之后)乐毅从魏国前往,邹衍从齐国前往,剧辛从赵国前往,有才能的人争相投奔燕国。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 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土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8. 语文文言文翻译 原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6),军棘门(7);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8),军细柳(9);以备胡 上自劳军(10)。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11),锐兵刃,彀弓弩(12),持满(13)。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14):“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15):“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请车骑曰(16):“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17)。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18):“介胄之士不拜(19),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20)。 使人称谢(21):“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22)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编辑本段注释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 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他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 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 后六年,即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 (2)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入边,侵入边境。 (3)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由皇族担任。 (4)军:驻军。 (5)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头,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6)祝兹侯:封号。 (7)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8)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 守,郡的行政长官。 (9)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备:防备 (10)上:指汉文帝。 (11)被:通“披”。 (12)彀(gòu):张满弓。弩(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 (13)持满:把弓弦拉足。 (14)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 (15)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16)壁门:营门。 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17)按:控制。 辔:马缰绳。徐:慢慢地。 (18)揖:拱手行礼。 (19)介:铁甲;胄:头盔。 为:被。 (20)式车: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敬。 式,车前的横木,现在写作“轼”。 (21)谢:告知。 (22) 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 (23)将:将领。 编辑本段译文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史记》。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 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 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 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 到了大营,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作揖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因为这样而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 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过了一个多月,三支军队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亚夫做中尉。 编辑本段周亚夫的品质 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尽职尽责,不畏强权,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 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至于周亚夫,能够侵犯他吗?”汉文帝称赞了很久。 编辑本段汉文帝的品质 汉文帝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明君。 不但不反对周亚夫的做法,还赞誉他是“真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