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小优助手

时间:2023-12-16 10:03:52编辑:生活君

1,千古风流人物历代名将-刘渊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征战频繁,而且打得有点乱套。很多人会问,这段时期给 历史 究竟留下了什么呢?三国时代虽然也是互相的攻伐,但主题是演绎了忠义与智谋的主题。而两晋南北朝时代,演绎的又是什么呢?据我看,就是民族的融合。此时很多人当皇帝的时间都很短,别人都想来过一回皇帝的隐。即使是别的民族的人也不例外。这样在战乱中,导致毗邻中原的各个民族大举内迁,中原先进的文化影响了那些民族,很多民族从此被汉族不同程度的同化。那么少数民族的一些习惯与风俗也传到汉地。就这样在一片刀光血影的分分合合中,大体完成了周边民族的汉化过程,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 历史 的登峰创造了条件。
刘渊(约 251 年-310 年),字符海,匈奴人。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汉国的开国君王。
刘渊是冒顿单于的后代,只因为汉高祖将公主嫁给冒顿,并跟他称作兄弟。于是冒顿的后人也就姓了刘。他是匈奴左部帅刘豹的儿子。曾在洛阳做质子。后来在其父亲死后,借机回匈奴接掌其部属。在西晋出现八王之乱的时候,他拥兵自立。并于永兴元年(304 年)十一月自立为王,称作汉(后改为前赵,亦作汉赵),而且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又设汉高祖刘邦等八位西汉、东汉和蜀汉皇帝的牌位作祭祀,以汉室继承者自居。同时自置百官,正式建立一个脱离西晋朝廷的独立政权。310年,刘渊病死,在位六年,被谥为光文皇帝。
刘渊小时候很聪明、仁孝,喜欢读书。在他七岁的时候,他母亲去世,刘渊伤心的锤胸顿足的哀嚎,连旁边的人都被其悲伤所感染。为此宗族的人对他的表现很满意。就连敌曹魏的官员听闻他这个举动都十分的赞赏他,又是派人吊唁,又是送礼的。可见忠孝的人在哪个民族都很“吃得开”。
刘渊作为一位外族人,他十分的喜欢汉族的文化,自小他十分的好学。因匈奴这个民族本身没有文字,他要想学习文化,只能用汉字来学。后来他拜崔游为师,学习《毛诗》、《京氏易》和《马氏尚书》,刘渊尤其喜欢《春秋左氏传》及《孙吴兵法》,《史记》、《汉书》等 历史 典籍亦一一看过。同时,刘渊自以书传中都因萧何、陆贾无武迹;周勃、灌婴没文才而都遭受后人的妄论,认为只有文武兼备才能获世人欣赏,因而在精通文史之后,也习武,力争做一个文武全才。刘渊臂力过人,善于射击,可谓文武双全。一些当世的豪杰也愿意与他结交。
咸熙年间,刘渊到洛阳作质子,受到当时曹魏权臣司马昭厚待。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后,有人向晋武帝司马炎推荐刘渊,期望晋武帝能重用刘渊,武帝接见刘渊后亦对他十分欣赏,先后两次想对他委以重任,但均因孔恂和杨珧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为由,并向武帝分析了刘渊如果掌握兵权,他就会篡晋自立,从而招致祸患。晋武帝就将想法搁置了。以致后来齐王司马攸见刘渊后,更建议武帝杀刘渊,以免除在其日后回匈奴得势之后,会对晋朝不利。但王浑反对。武帝同意王浑所言,最终没有杀刘渊。最终为自己埋下了巨大的祸患。
巧的是正在这个时候,刘渊的父亲刘豹去世,刘渊顺利回到匈奴,接管了当时他父亲留下的部众。
刘渊在当地采取了如申明刑法,禁止奸邪恶行的措施,而且做到诚心与人交往,运用恩威并举的方式来笼络人心,于是匈奴五部中的俊才都投归刘渊,连幽州和冀州的名儒和寒门秀士都前来与他结交。永熙元年(290 年),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当时由外戚杨骏辅政。杨骏根据当时的形势采用了拉远近攻的策略,树立私恩,便任命刘渊为建威将军、匈奴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但至元康末年刘渊便因部下族人叛变出塞而免官。不久成都王司马颖出镇邺城,拉拢刘渊封行“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召至邺城。
当时中原八王之乱战火再起,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及长沙王司马乂先后以军事力量上台掌权,司马伦更曾篡位称帝,天下大乱,盗贼蜂起。这给匈奴的强盛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刘渊叔祖父刘宣见到这种情况,决心乘着西晋朝政混乱振兴匈奴,于是秘密与族人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又派遣呼延攸到邺城通知刘渊。刘渊向司马颖请归未果,于是派呼延攸先回并州,命刘宣召集五部匈奴和在宜阳的一众胡人,名为支持司马颖,实质上却图谋自立。
后来,因战事的需要,当刘渊再次向司马颖请归的时候,司马颖同意了。刘渊回左国城(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后,刘宣便为刘渊上大单于称号,二十日之间就聚众五万,定都离石。及后刘渊被司马腾盟友击败,同时司马颖亦因受不住王凌大军的进逼而弃守邺城,带惠帝逃回洛阳。刘渊在刘宣的反对下,最终决定不援救司马颖,迁至左国城,又吸引数万人归附。
刘渊称王后,不断的四处攻伐、扩充疆土,使得西晋受汉国侵袭的地区大大增加。永嘉二年(308年),刘渊攻破司州河东郡的蒲阪和平阳郡的平阳城,更迁都蒲子,令两郡属下各县抵抗刘渊的营垒都全部投降。同时亦派刘聪、石勒等南攻太行、赵、魏地区。
十月甲戍日(308 年 11 月 2 日),刘渊称帝,改元永凤。在永嘉三年(309 年)的时候,太史令认为都城蒲子所处偏僻崎岖难以久安,也不是王者之都,建议迁都平阳。刘渊听从并立刻迁都至平阳,并与此时改元河瑞。此时他依旧派兵侵袭中原,四处扩充疆土,但与西晋之间互有胜负。
次年刘渊病重,命太宰刘欢乐、太傅刘洋等宗室重臣入宫接受遗诏辅政。七月己卯日(8 月 19日),刘渊逝世,由太子刘和继位。九月辛未日(10月 20 日)下葬永光陵,谥光文皇帝,庙号高祖,后改太祖。一代少数民族的名将就此如流星一般划过 历史 的天空。
据史书记载:刘渊对部众的暴行显得不能容忍,如一次派遣乔晞进攻西河郡,乔晞先杀不肯投降的介休县令贾浑,后杀哭骂他的贾浑妻宗氏。刘渊知道后大怒,将乔晞追回并降秩四等,又为贾浑收葬;将领刘景一次进攻黎阳,在延津击败晋将王堪后在黄河将三万多人溺死,刘渊知道后大怒,更说:“刘景还有何颜面见朕!天道又怎能接受这种事!我想消灭的只是司马氏,平民有何罪!”于是贬刘景的官位。
我想作为少数民族的将领,能做在作战中做到仁,懂得“人命关天”的道理,不能不说他是深受中原文化的熏染所致。况且刘渊在率领部族与西晋作战的时候,所涉及到的民族不止是匈奴与汉族,还有其他一些民族的人。这样在战争中,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了解。推动的中原民族的在文化上的成熟和发展。
战争,虽然是残酷的,是有损于百姓的休 养生 息的这是肯定的。但在西晋王朝当时的环境下有外族的侵袭与骚扰,也大大动摇了西晋的门阀与氏族的暴虐统治。此时的“大乱”为了隋唐时代中华文化走向顶峰提供了条件。

2,刘渊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物?

刘渊(?~310年),字元海,新兴郡虑虒县(今山西省五台县)人,匈奴铁弗部。十六国时期汉赵开国皇帝(304-310年在位),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后代,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为呼延氏。文武双全,擅长骑射。父亲死后,接掌部落事务。八王之乱时,趁着西晋内乱,割据并州地区。建立汉国,设置文武百官,追尊汉朝皇帝。永嘉二年(308年),正式称帝,年号永凤。任贤纳谏,恭俭勤劳,励精图治。河瑞二年(310年),去世,在位六年,谥号光文皇帝,庙号高祖。王济:渊有文武长才,陛下任以东南之事,吴不足平也。

3,刘渊是谁?他和刘协有什么关系?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渊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刘渊,字元海,他是五胡十六国前赵(又称汉赵)的开国皇帝,同时他又是西汉初期匈奴冒顿单于之后。因为西汉初期,汉朝对匈奴的态度是以和亲为主,所以那时有不少汉朝宗室之女嫁入匈奴和亲。而刘协是东汉末代皇帝。那刘渊是哪位汉朝公主的后代,和刘协有多少关系? 西汉初年,刘邦反击匈奴的侵略,由于孤军深入,被匈奴人四十万骑兵围困于山西大同七天七夜,险象环生。幸亏贴身的陈平奇计百出,逃出生天,心有余悸的刘邦接受了刘敬的建议,决定以和亲对付匈奴,就在宗室中选出一人认作女儿,封为公主,嫁给了匈奴单于,匈奴人保留有母系氏族的遗风,族中尊贵者皆从母姓,于是匈奴中就有了刘姓。 汉末黄巾之乱时,刘渊的祖父于扶罗曾率军助东汉讨平黄巾军,于扶罗死后,其子刘豹任南匈奴左贤王,刘豹便是刘渊的父亲。曹操统一北方后,把南匈奴分为五部,并全部安置在今山西晋阳的汾水和涧水一带,这便是为何刘渊会从山西起兵的原因。 军事斗争是残酷的,比实力更重要的是执政经验,刘渊不能长生不老,倒在革命的路上,英雄如他,子孙偏偏比司马家的还要浑蛋,无法继续革命,很快就被别人扫粪球一样扫走了,乱纷纷五胡十六国登场,但是重整中华江山这杆大旗始终没有倒,有人放下,立刻就有人扛起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历史从来如此。

上一篇:黄岚@小优助手

下一篇:李真简历@小优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