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弥群@小优助手

时间:2023-12-15 12:01:31编辑:生活君

1,刘伯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外貌形象: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二、言谈举止:说话轻声,目光和,爱说笑话,每次总说自己五十六了。三、出身与家庭:农出身,1886年生于四川马鞍场村,后来被过继给伯父作为长子,到大湾生活。四、童年的经历:6岁进地主家的私望,读了三年书,地主对他很坏,他白天读书,放学后十各种活,过继到伯父家后,又去念了六七年古书。五、受教育情况:6岁进地主家的私整,读了三年书,地主对他很坏,他白天读书,放学后十各种活,过继到伯父家后,又去念了六七年古书。1905年考过科举,1906年在高等小学读了6个月,又在一个中学里读了6个月。1907年在成都体育学校读了一年书,后来回到仪陇县,在高等小学教体操。1909年,进了云南讲武堂,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离校。六、参加革命的起因:受人影响,有革命倾向,1909年进讲武堂不到几个星期就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在蔡领导的车队中与反动车队作战,后造反动车队追击,在四川谢绝了师长的位置,决定寻找共产党,1922年10月,终于在德国柏林找到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2,刘伯承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伯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扩展资料:面对荣誉和功劳,他本人生前曾谦逊地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因此,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3,刘弥群的个人履历

1963年,19岁的刘弥群考入了当时国内著名的北京航空学院,学习导弹、火箭发动机专业。圆了父亲的一个心愿,并从此开始了她长达30余年的军工技术生涯。1975年5月,刘弥群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从军梦。她披上戎装,来到空军司令部某实验室,从事地空导弹武器的技术革新工作。也许刘弥群天生就是一块搞技术的料儿,她能在枯燥的数学、物理公式和数以万计的数据中找到独特的乐趣。她先后自学了800多万字的理论教材、专业资料和有关武器系统的全套图书。她常说,是“认真”二字,让她最终获得了成功。1984年,她带领课题组对国产某型号导弹的推进燃料进行改造,使导弹的飞行速度一下子提高了7.5%,大大改善了武器的战斗性能。这一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她自己则第一次戴上了一枚三等功的军功章,不久便被晋升为处长。父亲的身体力行给了刘弥群很大的影响,她把她身上那种优秀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组织才能一步一步地显示了出来。刘弥群善于发挥部属的作用,处处尊重专家的意见,结合实际,稳扎稳打地走着脚下的每一步路。1985年,她依靠技术专家和指挥干部两支队伍,针对当时军费减缩、武器老化等问题,开展某型导弹和制导站的延寿研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某型导弹的使用寿命延长到原来的3倍,制导站的使用寿命延长到原来的2倍多。这一成果在部队推广后,效益显著,保持了空军部队的战斗力不减。1989年5月,她晋升为副部长。1994年12月,她再次晋升为空军司令部某部部长,成为空军机关的一位女部长,并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直到这个时候,从来没有做过将军梦的我,才第一次意识到,离将军这个让人心动的字眼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是在刘弥群看来,“将军”的头衔并不是她奋斗的动力,而“将军”所要为国作出的贡献,却是她毕生追求的事业。“作为女性,我没有那么多出众的才能,但是我有很好的机会。这就是空军领导对我的信任,能把重大的任务交给我,放到机关重要的位置上使用我,没有这份信任和培养,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我也因此要求自己努力、勤奋,像我父亲说的那样,不管做什么,都要脚踏实地地搞好调查研究,付诸于行动把事情做好。”1996年初,解放军在东南沿海举行军事演习,刘弥群就在第一线坐镇指挥,和部队吃住都在一起。有一次,一位首长带着二十几个人跑到基地来视察,见到刘弥群就对她说:“刘弥群呀,你一个女的在第一线,别的不说,你怎么上厕所呀。再有,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害怕吗?”刘弥群想都没想就说:“这有什么好怕的。部队在一线、任务在一线,我是高炮部的部长,所有的这些都是我的职权范围内的,我有必要保证这里的人员调动和技术保障的通畅。我的责任在这里,如果以后失败了,那么我要对此负全部的责任!”就这样,刘弥群留了下来。“当然我相信我们能打好。结果演习中,9个不同目标分别被我们的3种不同兵器打中。打得很漂亮!”讲到这里,刘弥群露出了兴奋的笑容:“结果,我又—次荣立三等功!”随后刘弥群又两次率部队赴祖国边疆进行实弹打靶。创造了地空导弹史上的6个“第一”,即同时射击目标最多、高度最低、靶速最快、射程最远、反射面最小和电磁干扰最强。为什么她在工作中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刘弥群笑着回答说:“在我的身边有一个优秀的专家群体,我愿意发挥大家的作用。作为一个女人,我能干得这么好,是因为在我后面有一群优秀的男人在支持着我!”1998年,刘弥群调入空军指挥学院任副院长,成为解放军的一名高级领导干部。这所学院是在刘伯承元帅亲手创建并任首任院长的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的基础上,于1958年在北京组建的,因而与南京军事学院有“血缘”关系。有意思的是,刘弥群的哥哥刘太行将军前些年也曾在这所学院任过职。

4,刘百承元帅的后代有什么人

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1]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2]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3]刘伯承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4]
中文名
刘伯承
别名
刘明昭(原名),刘伯坚(曾用名)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重庆市开州区
出生日期
1892年12月4日
逝世日期
1986年10月7日
职业
无产阶级革命家
毕业院校
伏龙芝军事学院
信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参与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与解放事业
完善我国国防建设和军事正规化建设
军衔
元帅
人物关系
汪荣华
妻子
刘弥群
女儿
刘太迟
儿子
刘太行
儿子
刘蒙
儿子
程宜芝
前妻

上一篇:江苏国泰股票

下一篇:丁美婷,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