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òngzhédéjiù。辄:就;咎:怪罪,处分。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出自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成语出处【典故】:
唐朝时期,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一事被贬,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上一篇:水母有脑子吗
下一篇:上届世界杯冠军
相关文章
解释权
09月10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自闭城
怎样做一个淑女
韩彬
金士顿固态硬盘怎么样
09月09日
最新文章
千祥云集是什么意思
陈梦妍
躬耕于南阳
谢苗电影
台州话
热门文章
蔡伦竹海
秦国历代君王
乌鲁木齐特产
海市蜃楼是什么
公共垃圾桶
鄂是哪里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