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意思,三十而立,立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08 06:29:01编辑:生活君

1,三十而立,立是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的立释义:建树。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2,三十而立是什么意思

01 三十而立意思是指人在三十岁前后的年纪,应该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应该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和成家立室。具体内容成语出处《论语·为政》。 02 成语出处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03 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理想生活状态。 04 孔子说:"立于礼。"(《论语·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孔子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

三十而立什么意思

上一篇:叔叔的叔组词有哪些?

下一篇:陈秋石#陈秋石#将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