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狄,关于西晋宋祎的所有故事,越详细越好

时间:2024-01-07 12:18:43编辑:生活君

1,关于西晋宋祎的所有故事,越详细越好

 宋祎是西晋的绝色美女,石崇爱妾绿珠的弟子。
 西晋巨富石崇有个爱妾叫绿珠,为报答石崇知遇之恩,跳楼身亡,香消玉殒。宋祎是她的弟子,当时只有四五岁,等她长大后,国色天香,尤其善于吹笛子。石崇死后,做了王敦的小妾,是她的第一个男人。
 王敦本来纵欲过度,别人劝他保重身体。王敦发誓远离声色,当即把歌妓小妾全部遣散。宋祎就是其中一个,几经周折,她到了明帝司马绍的身边,是她的第二个男人。
 她为什么能进皇宫?有两种说法。一是有人见到她的美貌,推荐给了明帝;二是王敦故意遣散所有小妾,暗里通过运作,让宋祎“潜伏”到明帝身边,不仅可以刺探绝密军事情报,而且趁机掏空明帝的身体。
 但27岁的明帝生龙活虎,即便和她彻夜缠绵,也不可能一病不起。有人猜测,可能是她在明帝的饮食中下了慢性毒药。
 不论如何,朝中大臣已经隐隐感到了这个女人的诡秘。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不是祸水红颜,就是个女间谍。
 明帝病重时躺在床上气息奄奄,几位重臣站在床边面色凝重。终于有人鼓起勇气,说:请皇上让宋祎出去,不能再留在宫中。
 明帝长叹一口气,虽有千般不舍,也知道无力挽留,杀她又舍不得。无奈地问:你们当中有谁想得到她? 大家都不敢讲话,有个人站了出来,说:希望陛下把她赐给我。
 他是大名士阮孚,成了宋祎的第三个男人。
 第三个男人留下三个典故
 阮孚任吏部尚书。一个放荡不羁的男人,他自己也是放荡的产物。
 他的父亲叫阮咸,“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侄子,两人并称“大小阮”。阮咸为人任性,藐视一切礼法。他看上了姑姑家一个鲜卑婢女,他不顾身份悬殊、民族差异,和她好上了。
 母亲去世时,阮咸在家服丧。他的姑姑也要回家,一开始她答应把这个婢女留下,但离开时又后悔,把婢女带走了。当时阮咸正和客人们一起,听到后急了,来不及脱下丧服,向客人借匹马一路狂追。然后和婢女共骑这匹马回来,还对客人说:人种不可失。
 原来这个婢女已经怀孕。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阮孚。
 阮孚整天蓬头垢面,喝酒游玩。司马睿给他换了几个职位,但他都是醉眼蒙眬,从来不管事。司马睿看不下去,对他说:现在国家多事,你要少喝点酒啊。
 阮孚却委婉地劝司马睿安心地做皇帝,其他的事就不要管了。从此更加纵情酒色,经常烂醉如泥。弹劾他的人一直不断,但司马睿容忍他,从来没有追究。
 由于他也不想赚钱,所以很穷,口袋里只保留一枚小钱。别人问他囊中何物。他说:“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最后他拿金貂去换酒,金貂是高级官僚帽子上的装饰。监察部门认为他藐视皇权,司马睿知道后也是一笑而过。
 这就是典故“囊中羞涩”、“金貂换酒”的来历。
 他除了喝酒,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收藏木屐,而且喜欢亲自做。他有个好朋友叫祖约,就是祖逖的弟弟。两人都长得英俊倜傥,才学相当。祖约家中非常有钱,但他还是爱财如命。
 有一次,别人去见祖约,祖约正在家里数钱,聚精会神。听到客人来,来不及掩藏,把钱物藏在背后,身体侧过来,尽量挡住。接待客人时也是心不在焉。
 有人去见阮孚,阮孚正在给木屐上蜡,因为木屐底上有齿,涂上蜡可以避免粘泥,行走自如。同样也是聚精会神,别人走到身边,他抬起头,叹息着对客人说:唉!不知道我一生能收藏多少双木屐!
 神情悠闲,毫不做作。这两件事传开后,人们判别出两个人的高下。“阮孚蜡屐”成了一个典故,比喻对某一事物或行为有特别的癖好。
 阮孚得到她不久也死了
 阮孚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宋祎。过了几天,明帝病危,温峤奉命去接受皇帝遗诏。邀阮孚一道去,阮孚不肯,温峤把他强行拉上车。但到了半途,阮孚坚决下车,然后徒步回家了。
 至于他为什么不肯再去皇宫。有人认为他从宋祎嘴里得知了太多的惊人内幕,不愿意再卷入这个可怕漩涡。
 后来温峤调任江州刺史,东晋就任命阮孚接任温峤的位置,任丹阳尹。但已得到绝色美人的阮孚不愿意再住在京城,他认为庾亮年轻,不能服众,京师必定大乱,因此主动要求到广州做刺史。当时广州偏远,名士都不愿意去。
 王导同意了,阮孚就带着美人去上班了。但是还没有到任,就死在半途。活了49岁,为什么突然死了,也是一个谜。
 最后一个男人长得很帅
 阮孚死了之后,宋祎迎来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男人,名士谢尚。
 谢尚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鲲的儿子,谢安的堂兄。谢尚小时候就特别聪明,8岁时,谢鲲曾带他为宾客们饯行,有客人看他特别伶俐,说:这小孩子是座中的颜回(孔子的学生)啊。
 谢尚答:座中没有仲尼(孔子),怎么能辨出颜回!
 一席宾客惊叹不已。
 他曾有个癖好,类似于伪娘。喜欢穿花花绿绿的衣裤,而且上面绣有花纹。叔伯们批评他,他当即改正,从此再也不穿。
 谢尚擅长舞蹈,一次他去参加王导家的宴会。王导说:听说你能跳《鸲鹆(即八哥)舞》,能不能让我们看看呢?
 谢尚穿好衣服戴上头巾翩翩起舞。王导和座中宾客拍掌击节,谢尚俯仰摇动,旁若无人。
 宋祎因为曾做王敦的妾,谢尚问她:我和王敦相比怎么样?宋祎说:王敦像村夫,你像贵人。
 宋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谢尚相当帅,是个花样美男。大家称为“镇西妖冶”,谢尚任镇西将军,妖冶就是长得妩媚。
 宋袆后半生活得怎么样,已无从考查。她死后,葬在金城(雨花台南边一带)山南。后来有个大名士叫袁崧任琅邪太守,每次喝醉,就坐车到宋袆的坟上,哀痛哭泣。并作了《行路难》,高声歌唱,听到的人莫不落泪。

2,邱少云的故事简介,越简单越好

邱少云(1926年7月12日-1952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烈士,四川省铜梁县(现重庆市铜梁县)关溅乡十一保玉屏村邱家沟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在朝鲜战争中阵亡,得年26岁。牺牲前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邱少云幼年父母双亡,成为孤儿。13岁的他迫于生计成了雇工,后被川军刘义的18团抓了壮丁当了兵。1949年12月,解放军进入四川,占领大西南。成都战役后,川军覆灭,他被补进了当时的人民解放军第10军29师87团9连。邱少云在被补进解放军之前曾当过一年零四个月国军士兵的历史常常被后来的报道所回避。 据邱少云的弟弟邱少华回忆说,邱少云是1949年被国民党抓走的,有一天还托人捎信来,说想吃家乡的回锅肉。后来,邱少华听说二哥以“解放战士”的身份参加了解放军,这段国军中的经历在小学课本的课文中未曾提及。1952年10月11日夜,邱少云所在部队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平康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执行战斗任务。邱少云及其战友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向邱少云潜伏地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到他身上,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部队埋伏的地点,他忍受着剧痛,坚持不动,虽然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纹丝不动,直到牺牲。扩展资料:朝鲜战争结束后,邱少云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总部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并于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于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朝鲜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1953年,四川省铜梁县建立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并在凤凰山顶树立邱少云烈士纪念碑,朱德为之题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邱少云

3,祖逖是怎样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

祖逖(266—321),晋名将。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西晋末率亲党数百家南移,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建兴元年(313年),要求北伐,司马睿(晋元帝)任为豫州刺史,率部渡江,誓复中原。所部纪律严明,得到人民响应,进屯雍丘(今河南杞县),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其时匈奴刘曜与羯族石勒互相攻击,时机对晋有利,但东晋内部迭起纠纷,对他不加支持,终于忧愤而死。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处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下。司马睿逃到建康建立了东晋王朝。在东晋王朝中有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感情的人物——祖逖。每天早晨,当雄鸡开始报晓的时候,祖逖就起来,到院子中去练习武艺。他的同伙问他:“你为什么每天起那么早练习武艺啊?’”祖逖说:“国家现在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我们的同胞正在北方遭受苦难,我要抓紧时间练习武艺以后为国出力。”现在我们常用“闻鸡起舞”来说明一个人奋发图强的决心。以东晋的统治者司马睿为首的皇室和大官僚们却满足现状,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南方的统治上。祖逖看到国家危难,对司马睿等人的苟且偷安十分不满,就自告奋勇,请求朝廷准许他招兵买马,北伐收复失地。在人民强烈的要求下,朝廷迫不得已,只好给了他一个奋威将军的空名头,1000人的粮食和3000匹布,其它物资什么也没给他。即便这样,祖逖仍然怀着满腔热情,在公元313年8月渡过长江北伐。当船划到江中心的时候,祖逖慷慨激昂地对部下起誓:“我如果不能收复失地、胜利回来的话,就像江水一样有去无回!”士兵们都被他的豪言壮语感动了,决心跟随祖逖北伐到底。祖逖的军队由于得到北方人民的支持,占领了安徽北部和河南南部地区。当时长江以北还有许多汉族地主武装,这些人各自为政。祖逖根据具体情况,有的加以收服,有的就坚决打击。公元319年,陈留地方豪强地主陈川投降后赵。祖逖决定讨伐陈川,把陈川打得大败。经过几年艰苦斗争,祖逖基本上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祖逖在北伐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悲惨,就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朴素节约。他亲自组织人民参加农业生产,对有功劳的士兵无论功劳再小也给予奖励。北方的老百姓都很支持祖逖。当祖逖再次出征的时候,一位老人端着酒为祖逖送行,可见老百姓是非常爱戴祖逖这支队伍的。正当祖逖继续北伐,准备进攻河北完成统一大业的时候,司马睿却对祖逖产生了怀疑,担心祖逖的力量过分强大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派人把祖逖收回的州县都控制在手里,借以牵制祖逖的势力。这时,祖逖听到朝廷内部大臣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有爆发内乱的危险,忧愁过度,一下子病倒了。不久祖逖在遗憾中死去。祖逖虽然没有完成统一祖国的北伐,但使东晋的统治得到了巩固,他“闻鸡起舞”的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4,祖逖北伐的原文和翻译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译文: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睡一处,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与刘琨一起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的时候,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事顾问。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于是让戎狄趁虚而入,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人人想着奋起反抗,大王您如果能够任命将领,派出军队,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人!”司马睿向来没有北伐的志向,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武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驱赶戎狄肃清中原而再渡江南,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驻扎在淮阴,起炉炼铁,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公元4世纪初,匈奴等种族铁骑南下,占领了整个黄河流域。那时晋朝内部一些官僚们仍旧过着荒淫腐朽的生活,只有祖逖坚持北伐,主张收复失地。朝廷虽同意他北伐,但只给他千人用粮和三千匹布做军需,军士要他自己招募。但祖逖没有灰心。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士族出身,任西晋司州主簿。值大乱前夕,怀抱报国之志,对每况愈下的政局十分关切。半夜里听见鸡鸣,即起身至户外,拔剑起舞,留下了“闻鸡起舞”的佳话。西晋末年洛阳沦没后,祖逖率领亲族乡党数百家避乱南下,“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时司马睿与南北门阀士族正热衷于建立东晋新朝廷,进行权力再分配,根本无意于北伐。祖逖不甘故国倾覆,恒存振复之心,主动请缨,要求领兵北伐。司马睿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除了千人粮饷和3千匹布外,未给一兵一卒和兵器铠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逖北伐

5,祖逖原文及翻译

原文: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译文: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睡一处,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与刘琨一起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的时候,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事顾问。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于是让戎狄趁虚而入,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人人想着奋起反抗,大王您如果能够任命将领,派出军队,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人!”司马睿向来没有北伐的志向,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武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驱赶戎狄肃清中原而再渡江南,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驻扎在淮阴,起炉炼铁,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出处:《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扩展资料祖逖精于用兵,又善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化敌为友。当时豪强武装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相互攻战,他派人说明利害,进行调解,使他们都服从自己的指挥。他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经过4年多的苦战,祖逖率领的北代军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使石勒不敢挥兵南向。太兴四年(321),正当祖逖抓紧积谷练兵,准备进军河北时,东晋朝廷派戴渊都督北方六州诸军事指挥逖军,并扼制逖军后路。同时东晋统治者内部斗争非常激烈。这些情形,使满腔热忱的祖逖忧愤成疾,病死军中。祖逖北伐不计成败利钝,生死以之,以攻为守,保障了东晋偏安。他以其节烈丰富了民族精神,是东晋北伐的最高典型,与后来以北伐增益个人威望和门户权势者大相径庭,是我们应该敬佩的英雄。课文通过祖逖的所言所行展示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表现了祖逖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精神。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祖逖北伐

6,祖逖北伐翻译

祖逖北伐翻译: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睡一处,半夜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与刘琨一起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的时候,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事顾问。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于是让戎狄趁虚而入,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人人想着奋起反抗,大王您如果能够任命将领,派出军队,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人!” 司马睿向来没有北伐的志向,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武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驱赶戎狄肃清中原而再渡江南,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驻扎在淮阴,起炉炼铁,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祖逖北伐原文: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扩展资料:祖逖北伐: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我国当时的朝代是晋朝,有一个大将军叫祖逖,字士稚,范阳人。当时祖逖身处的环境比较混乱,正值上的民族迁徙,西晋没落后,大量的政治内部矛盾恶化,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在往南方迁移,祖逖也不例外。祖逖祖上世代为官,但是祖逖小时候并不用功读书,直到成年才发奋,后被举孝廉、秀才。又和同为晋朝名将的是好友,二人相互勉励,闻鸡起舞这个成语说的便是这二人。后来祖逖深受的赏识,司马睿封他做徐州刺史,当时的祖逖十分主张要北伐,也是他从事后半生的工作,得到司马睿的一些资助后,祖逖便拉开了他北伐战争的序幕。在其多年的北伐战争中,发生很多广为流传的故事,如中流击楫、智退桃豹等,公元320年的时候,祖逖担任奋威将军和豫州刺史,他派遣部将韩潜去占领陈川的东台,但是其守将桃豹占领着西台,和东台形成的布防局面十分牢靠。韩潜和桃豹相持四十多天,这时候祖逖让任用布袋子装满沙土,看起来就像米粮一样,让一千多个人奖布袋子运送到东台,故意让西台的士兵看到,又派几个人扛着真的米袋子在城外行走,表现出扛着的米很重自己很累的样子来迷惑西台的士兵。西台的桃豹立马就带人来抢米袋子,因为粮食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发现里面竟然真的是米,桃豹就对东台城楼上的袋子里也是米深信不疑,而这时候来救济桃豹的米粮早就被祖逖给抢去了,化被动为主动,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桃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逖北伐

7,分析概括祖逖请缨北伐的过程

东晋初年由祖逖领导的北伐。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士族出身,任西晋司州主簿。值大乱前夕,怀抱报国之志,对每况愈下的政局十分关切。半夜里听见鸡鸣,即起身至户外,拔剑起舞,留下了“闻鸡起舞”的佳话。西晋末年洛阳沦没后,祖逖率领亲族乡党数百家避乱南下,“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时司马睿与南北门阀士族正热衷于建立东晋新朝廷,进行权力再分配,根本无意于北伐。祖逖不甘故国倾覆,恒存振复之心,主动请缨,要求领兵北伐。司马睿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除了千人粮饷和 3 千匹布外,未给一兵一卒和兵器铠甲。建兴元年(313),祖逖带领旧部数百人毅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渡江后,他屯于淮阴,一面铸造兵器,一面招募士兵,组建了一支 2 千人的武装,然后挥师北上。北伐的形势十分严峻。黄河以南盘踞着不少豪强武装,阻遏祖逖北进,逖艰苦奋战,才打败自封为豫州刺史的张平等,冲破他们的封锁,占领谯城(今安徽亳州)。而自封为陈留太守的陈川叛归石勒,祖逖攻陈川,石勒则派石虎率大军 5 万南下,逖设奇兵打败石虎,接着又大败虎留守蓬陂坞的桃豹,攻取雍丘(今河南杞县)。
点评
 祖逖精于用兵,又善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化敌为友。当时豪强武装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相互攻战,他派人说明利害,进行调解,使他们都服从自己的指挥。他“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以上均引自《晋书·祖逖传》),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经过 4 年多的苦战,祖逖率领的北代军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使石勒不敢挥兵南向。太兴四年(321),正当祖逖抓紧积谷练兵,准备进军河北时,东晋朝廷派戴渊都督北方六州诸军事指挥逖军,并扼制逖军后路。同时东晋统治者内部斗争非常激烈。这些情形,使满腔热忱的祖逖忧愤成疾,病死军中。祖逖北伐不计成败利钝,生死以之,以攻为守,保障了东晋偏安。他以其节烈丰富了民族精神,是东晋北伐的最高典型,与后来以北伐增益个人威望和门户权势者大相径庭,是我们应该敬佩的英雄。

8,【历史】祖逖鞭是谁的兵嚣

祖逖鞭不是武器 而是一个典故
刘琨从小就怀大志,有纵横天下之才,善于结交才能比自己强的人,但喜欢说夸张的大话。他和范阳祖逖是朋友,听说祖逖被朝廷任用,在给亲友的书信上写道:“我每日枕戈待旦,立志剿灭逆贼,常常担心祖逖赶到了我前面。”其昂扬的意气和自信就是这样。在晋阳时,曾被胡人骑兵包围数重,城中无计可施,刘琨乘着月色登上城楼,舒声清啸,城下敌人听到后,都为他凄然长叹。半夜时又奏胡笳,敌人听到都嘘唏流泪,有思家之念。天亮时再次吹奏,敌军撤围而去。其子刘群承袭了他的爵位。 [2]
释义
晋朝时期,年轻有为的刘琨胸怀大志,想为国家出力,好友祖逖被选拔为官。他发誓要像祖逖那样为国分忧。后来他当官从司隶一直做到尚书郎。他曾经对亲友写信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后遂用“祖逖鞭”表示勉人努力进取。亦作“祖生鞭 ”。

9,历史上的祖逖是个什么样的人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但因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
太兴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祖逖见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
轶事典故
闻鸡起舞
祖逖与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时,感情深厚,常常同床而卧,同被
闻鸡起舞(4张)
而眠。一次,祖逖半夜听到鸡叫,认为这是上天在激励他上进,便叫醒刘琨道:“此非恶声也。”然后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27] 后人用“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南塘一出
西晋灭亡后,祖逖心怀兴复之志,对门下宾客如子侄一般厚待,希望他们将来能为北伐建功。当时,扬州灾荒,门下宾客常劫掠富户。祖逖非但不管,还常主动问他们:“要不咱们再去南塘(当时富户聚集区)干一票?”当门下宾客被官府捕获后,他还亲自前去解救。[28]
后来,王导、庾亮等人去看望祖逖,在他家中发现很多裘袍珍玩,便问这些东西是从何而来。祖逖也不隐瞒,直言道:“昨夜又去了一趟南塘。”[29]
中流击楫
祖逖率部北伐,北渡长江。当船至中流之时,他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自己就像这大江一样有去无回![9] 后人便用“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先吾着鞭
祖逖早年与刘琨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祖逖获得朝廷任用后,刘琨对人道:“我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担心祖逖先吾着鞭。”意思是担心祖逖赶在自己前面建立功业。[30] 后人在诗文中常引用“先鞭”、“祖鞭”,以此形容奋勉争先。
威压王敦
王敦打进兵建康,处置朝臣,安插亲信,便先遣参军去告知朝廷,并向时贤暗示自己的意图。祖逖当时尚未出镇寿春,声色俱厉的对王敦使者道:“阿黑(王敦小名)怎敢如此放肆!你回去告诉他,让他赶快滚回去。如果迟了,我就带三千兵,溯江而上,赶他回去。”王敦遂打消了进兵建康的念头。[31] 祖逖死后,王敦大喜过望,认为再无人可以在军事上威胁自己,最终决意举兵叛乱。[32]
智退桃豹
祖逖北伐时,部将韩潜与后赵大将桃豹分别占据浚仪城东西二台,对峙四十余日。祖逖命人用布囊盛满沙土,假装是食用的大米,派千余人运送给韩潜,又让担夫挑着真正的大米,佯作累坏了躺在道旁歇脚。当赵军派精兵来袭时,担夫丢掉米袋,四散而逃。赵军误以为晋军粮食充足,士气大挫。桃豹军中无粮,最终连夜撤军。[18]
置酒作歌
祖逖收复河南后,休养生息,善待百姓。一次,他设宴招待当地耆老。耆老都流着眼泪道:“我们老了,却能得到祖将军这样的父母官,虽死无憾。”祖逖作歌道:“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33]
上应星象
祖逖去世前,豫州分野有妖星出现。此前术士戴洋曾预测道:“祖豫州九月当死。”妖星出现后,陈训道:“今年西北大将当死。”祖逖也叹道:“妖星应在我身。本想进军平定河北,而天欲杀我,这是对国家不利的征兆啊。”不久祖逖便去世了。

上一篇:堡垒的意思 堡垒,意思

下一篇:自作主张是什么意思@创作中心@网站小助手@小助手@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