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狗狗心率不齐怎么办?
本病通常因后天性心脏病、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临床的主要表现是脉搏异常和出现不规则的心音。
根据病性不同,有的无明显危害,有的可突然死亡。轻症病犬心音和脉搏异常,易疲劳,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次数恢复的慢。重症病犬表现为无力,安静时呼吸促迫,严重心律不齐,呆滞,痉挛,昏睡,衰竭,甚至突然死亡。心电图检查可见单独或连续出现的异常波形。
轻度的功能性心律不齐,一般不需治疗。重症器质性心律不齐需针对病因治疗。期前收缩病犬可选用氯化钾500毫克、异搏定20~40毫克、苯妥英钠150毫克、心得安30毫克、奎尼丁150毫克、普鲁卡因酰胺100~200毫克、乙胺碘呋酮50~10毫克均为口服,每天3次。心室性期前收缩可选用洋地黄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期前收缩应用利多卡因20~40毫克,肌肉注射。
窦性心动过速,在成年犬每分钟心跳超过180次者,可用洋地黄和利尿剂减慢其心率;非由心力衰竭所致者,可选用心得安20~30毫克,每天3次,或口服心得宁5毫克,每天3次。
窦性心动过缓,心跳每分钟低于70次者,可口服阿托品0.1~0.3毫克,每日3次,或口服异丙肾上腺素20~50毫克,每日3次。
其他心律不齐:心房纤维性颤动可选用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安替比林、抗凝血剂;心室纤维性颤动可选用洋地黄、维生素B、维生素E;窦房传导阻滞可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麻黄素等。
2,狗狗心率不齐怎么回事啊?
本病通常因后天性心脏病、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临床的主要表现是脉搏异常和出现不规则的心音。
根据病性不同,有的无明显危害,有的可突然死亡。轻症病犬心音和脉搏异常,易疲劳,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次数恢复的慢。重症病犬表现为无力,安静时呼吸促迫,严重心律不齐,呆滞,痉挛,昏睡,衰竭,甚至突然死亡。心电图检查可见单独或连续出现的异常波形。
轻度的功能性心律不齐,一般不需治疗。重症器质性心律不齐需针对病因治疗。期前收缩病犬可选用氯化钾500毫克、异搏定20~40毫克、苯妥英钠150毫克、心得安30毫克、奎尼丁150毫克、普鲁卡因酰胺100~200毫克、乙胺碘呋酮50~10毫克均为口服,每天3次。心室性期前收缩可选用洋地黄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期前收缩应用利多卡因20~40毫克,肌肉注射。
窦性心动过速,在成年犬每分钟心跳超过180次者,可用洋地黄和利尿剂减慢其心率;非由心力衰竭所致者,可选用心得安20~30毫克,每天3次,或口服心得宁5毫克,每天3次。
窦性心动过缓,心跳每分钟低于70次者,可口服阿托品0.1~0.3毫克,每日3次,或口服异丙肾上腺素20~50毫克,每日3次。
其他心律不齐:心房纤维性颤动可选用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安替比林、抗凝血剂;心室纤维性颤动可选用洋地黄、维生素B、维生素E;窦房传导阻滞可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麻黄素等。
3,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是65bpm严重吗
心外病因 1. 大多通过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而起作用,或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1)生理性:在正常睡眠时,例如:在午间及夜间睡眠时,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可在50次/min左右,个别可在40次/min左右。运动员白昼可在50次/min左右,夜间个别可低至38次/min左右。体力劳动者也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年轻人及老年人。 (2)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所致:如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脑炎、脑外伤等引起的颅内压升高,黄疸、神经官能症、血管抑制性虚脱及精神分裂症等,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而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3)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如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刺激咽部、恶心呕吐、屏气、吞咽、剧烈咳嗽、忧虑,做Valsalva动作、Muller动作时,也可见于胃扩张、肠梗阻、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等疾患,可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诱发窦性心动过缓。 (4)代谢降低:如低温、重度营养不良恶病质、脑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5)药物所致:某些药物可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或直接抑制窦房结功能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如利舍平、降压灵、胍乙啶等降血压药物,β受体阻滞药、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镇静药、新斯的明及麻醉药物等。 (6)某些传染病的极期或恢复期:如伤寒、白喉、流感等。 (7)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尿毒症或血液酸碱度改变者。 (8)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消化性溃疡在发病机制中,胃酸的分泌物主要受迷走神经张力控制,当其兴奋性增高时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9)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 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甚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P-R间期可略有延长。 2.窦房结功能受损 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变的损害等)而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病、心肌梗、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3.急性心肌梗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0%~40%,在急性心肌梗发病早期发生率最高(特别是下壁梗) 心外因素 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甚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P-R间期可略有延长。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病、心肌梗、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1]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系由于窦房结起搏细胞4相上升速度减慢、最大舒张期电位负值增大阈电位水平上移等,使窦房结自律性强度降低所致。 编辑本段预防 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该病发生的关键。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40次/min,且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出现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时,要及时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止心脑综合征和猝的发生。慎用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药物,对该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对病窦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要禁用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药及明显减慢心率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生活和情志的调理,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编辑本段诊断 1.窦性P波 频率<60次/min,一般不低于40次/min24h动态心电图窦性心搏<8万次。 2.P-R间期 0.12~0.25s。 3.QRS波 正常。 鉴别诊断: 1.二度窦房阻滞 当发生2∶13∶1窦房阻滞时,心率很慢,类似窦性心动过缓。两者可依据下列方法鉴别,经阿托品注射或体力活动后(可做蹲下、起来运动),窦性心动过缓者的窦性心率可逐渐加快,其增快的心率与原有心率不成倍数关系;而窦房阻滞者心率可突然增加一倍或成倍增加窦房阻滞消失。 2.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P′波,一般是较易识别的。值当P′波重叠于T波上不易分辨时可被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其鉴别点为: (1)仔细观察可发现TP′混合波与其他T波的形态是不同的。 (2)可从T波低平的导联上寻找未下传的P′波。 (3)心电图描记时可加大电压(增益):走纸速度增至50~100ms,重叠于T波的P′波可显露。 3.2∶1房室传导阻滞 2∶1房室传导阻滞时,由于未下传的P波可重叠于T波中,T波形态发生增宽、变尖切迹、倒置、双向等变化,或者误为此P波为u波而被忽略而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其鉴别点为。 (1)仔细观察可发现TP混合波与其他T波的形态是不同的: (2)心电图描记时可加大电压(增益),走纸速度增至50~100ms重叠于T波的P波可显露。 (3)注射阿托品或改变心率后,则重叠于T波中的P波可显露并可与u波相区别。 4.房性逸搏心律 房性逸搏心律较少见,其P′波形态与窦性心律的P波明显不同,但如果房性逸搏点位置接近窦房结时,则其P′波与窦性P波在形态上不易区别。其鉴别点为: (1)房性逸搏心律通常持续时间不长,运动或注射阿托品可使窦性心率加快、房性逸搏心律消失。 (2)房性逸搏心律规则,而窦性心动过缓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1] 编辑本段检查实验室检查: 可见到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发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特征。 心电图检查: 1.窦性P波的形态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性心动过速时P波形态
窦性心动过缓
有较大差异 这是由于窦性心动过缓时窦房结的起搏点多位于尾部,其发出的激动多沿中结间束下传;而窦性心动过速时窦房结的起搏点多位于头部,激动多沿前结间束下传虽然窦房结的头、尾相差仅15mm但由于结间束优先传导的特点,所以两者的窦性P波形态有差异,Ⅱ、Ⅲ导联的P波较正常窦性心律的P波稍低平。 2.窦性P波的频率 成人应<60次/min,通常为40~59次/min,多在45 次/min以上。亦有慢至35次/min左右者甚至有20次/min的报告<45次/min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婴幼儿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率,在1岁以下应<100次/min1~6岁应<80次/min6岁以上应<60次/min。 3.P-R间期 0.12~0.25s。 4.QRS波 每个P波后紧随一正常的QRS波,形态、时限均正常。 5.T波、u波窦性心动过缓时正常,也可表现T波振幅较低,u波常较明显。 6.Q-T间期 Q-T间期按比例延长,但校正后Q-Tc间期则在正常范围内。正常Q-Tc=Q-T(s)/应≤0.42s。 编辑本段治疗治疗方法 1、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治疗。 2、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患者,由于心率很慢可使心排血量明显下降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症状明显,此时应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甚至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1mg加入到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应根据心率快慢而调整剂量),以提高心率。亦可口服氨茶碱0.1g,3次/d。 3、对窦房结功能受损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厥发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 4、对器质心脏病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又合并窦性停搏或较持久反复发作窦房阻滞而又不出现逸搏心律、发生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5、由颅内压增高、药物、胆管阻塞、伤害等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 应首先治疗病因,结合心率缓慢程度以及是否引起心排血量的减少等情况。适当采用提高心率的药物。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1] 编辑本段保健 合理饮食 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及带刺激的食物。吸烟饮酒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发因素,应戒烟忌酒。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1] 编辑本段预后预防 预后: 窦性心动过缓的预后与心率快慢及基础心脏状态有关。如心率40~60次/min,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大,且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则其无明显症状,预后良好;如心率慢且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每搏排血量不能代偿性增大,则每分钟的排出量减少冠状动脉、脑及肾血流量减少,就会出现气短、心前区疼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刻出现晕厥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心脏功能低下等预后较差。若心率低于40次/min时,心排血量明显降低,预后不良。在急性心肌梗时心率慢的本身有助于室性异位心律的发生。 预防: 1. 积极防治原发病 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40次/min,且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出现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时要及时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止心脑综合征和猝的发生。 3.慎用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药物 对此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对病窦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要禁用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药及明显减慢心率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4.注意生活和情志的调理 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编辑本段发病率 缓慢性的窦性心律失常通常无症状,并可能是生理性的而不是窦房结功能不良,所以不可能统计出不同人群中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一项Illinois大学对50名年轻男性和女性的研究得出的结论,24%的男性和8%女性在睡眠中心率低于50dpm(女性平均、最高和最低的清醒和睡眠心率高于男性) 。
4,运动员心动过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运动员心脏是指由长时间训练引起的,以心脏增大、心功能增强为主要表现的心脏适应现象。运动员心脏除增大、心泵血功能提高外,还伴有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内分泌功能改变等,最终可表现为心泵功能贮备的增加。进行适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可使心脏增大、心泵血功能加强,这与病理性心脏肥大有着根本的区别。 自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低于60次/min,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检查可为诊断窦性心动过缓提供可靠的依据。其判断条件为:P波顺序出现,频率低于60次/min;P波正常,在III、aVF导联P波直立,aVF导联P波倒置;P-P间隔相差0.12s。 运动员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高,约达55%。多见于从事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如马拉松和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大多数有窦性心动过缓。运动员窦性心动过缓达到的最慢心率,国内资料为33次/min,国外有报告为29次/min。 运动员的窦性心动过缓是长期体力训练引起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和心脏对迷走神经冲动敏感性增高的表现,是心脏对长期体力训练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但是,过低心率可能影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因此,运动员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是生理现象,但在少数心率过低者,其性质和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观察。 以上内容就是对运动员心动过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运动员心动过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5,心脏过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心脏的最高「司令部」——窦房结发出「指令」的频率少於每分钟60次,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体中,医生们经常遇到一些心率少於每分钟60次的人,他们大多数为体育运动员,或者重体力劳动者,虽然心跳次数减少了,但心脏每次搏动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这种心律失常属於生理性的范畴,无需治疗。还有一部分人的心动过缓是由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颅内压增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症引起,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徵引起的心动过缓更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当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变等因素影响到窦房结时,窦房结的功能逐渐减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钟发放的激动频率减少,从而出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对於确诊的病窦综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果没有伴随快速的异位心律时,可以应用加快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如已发生异位快速心律,使用此类药物要慎重。对於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特别是有昏厥史者,应及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辅助检查: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
疗效评价: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钟60次以上,自觉症状消失。
2.好转:心率提高到每分钟50次以上,自觉症状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很多,根据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的原因可将其主要分为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和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一、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它属于正常现象。这种心动过缓多见于长期从事体力工作的人、运动员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年轻人,也可见于睡眠中的正常人。二、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这种心动过缓大致是由心外因素和心内因素两种原因导致的:心外因素包括:①患有脑血管疾病、脑瘤等疾病的人,可因颅内压增高而出现心动过缓;②患有胃扩张、肠梗阻、胆石症、颈部或纵隔肿瘤等疾病的人,可反射性地导致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而出现心动过缓;③使用某些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镇静剂等药物的人可出现心动过缓;④患有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脑垂体功能减低等)、高钾血症或处于低温状态的人可出现心动过缓;⑤处于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麻疹等)恢复期的人可出现心动过缓;⑥遗传因素可导致心动过缓。临床表现: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责编:吴洁媚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